中國最大進口來源國:地震影響幾何
本次地震對于中日兩國外貿走向影響幾何?
中國海關數據顯示,2010年中國對日本貿易逆差為556.5億美元,擴大68.5%。
今年1月的數據顯示,日本是中國最大的進口來源國。
商務部亞洲司相關負責人昨天表示,在日中資企業數量還沒有一個完全的統計,但這些企業在日本設廠總體數目不多,基本上集中在東京周邊,即本州島中部左右。
據上述負責人介紹,目前僅有幾家接近東北部震區的企業,比如由一家中國企業投資的兩家株式會社在千葉附近設有廠房。
這位負責人強調,目前來談地震對中日雙邊貿易的影響為時尚早。
目前,東京以東的千葉地區也受到海嘯沖擊,基礎設置受損嚴重。
從多個渠道了解到,近幾年中國企業對日投資規模增長較快,但總體而言,中資企業在日本設廠的情況較少。
上述負責人介紹,目前聯系到的情況表明,相關企業都未受到太大的企業。
公開資料顯示,中國很多企業于上世紀80年代開始在日本設立代表處或聯絡所,但在當地開始進行實質性投資的時間相對較晚。
“真正大規模進入日本市場是2000年以來的事情了,尤其是近三年左右,增長較快。”上述負責人說。
從權威渠道了解到,2010年中國企業對日投資金額為2.07億美元,同比增長120%。
上述負責人透露,對日投資較早的企業包括:由上海實業集團投資2000萬美元的上海國際株式會社、上海電氣以并購的方式分別投資1500萬美元的日本池貝株式會社和投資950萬美元的日本秋山國際股份有限公司。
此外,海爾在日本設有合資公司,華為、中興都在日本設有分公司。
大連東軟集團負責人表示,公司在日本的工作人員聯絡上了,都很安全。
該企業在日投資成立了大連東軟集團(日本)有限公司從事軟件研究開發。
“目前大連東軟集團在日本的分公司為100%投資的,每年出差赴日的人員為200~300人,當地中方員工與日本雇員為200人。”上述企業負責人表示,公司在日本的分部主要設在東京,由于是軟件公司,不設廠,只需設立辦公室,只要網絡運行正常,就可以辦公。而東京目前的交通秩序也已經在逐漸恢復。由于地震對在日的合作伙伴沒有太大的傷害,因此基本預期也是穩定的。
中國機電進出口商會成套設備部負責人韓圣健則對記者表示:“華為現在屬于我們會員中在日人員較多的機電企業。他們國內員工加上當地雇員大概上百人。目前反饋回來的情況是,因為代表處設在東京,所以沒什么問題。”
地震對于中日兩國貿易影響暫時難以評估。
上述商務部亞洲司相關負責人表示,一部分制造企業如果在地震中受損,生產恢復可能需要一段時間,那么整體進貨、銷售都會受到影響,會對日本對外供貨產生不利影響。
“目前從貿易手段上來說,由于日本的主要港口都在東京、神戶、橫濱等非災區,所以受到影響并不大。”他說。
根據商務部最新公布的《2010年日本貨物貿易及中日雙邊貿易概況》,中國是日本第一大貿易伙伴、第一大出口目的地和最大的進口來源地。
韓圣健表示,對于電子高端產業來說,由于中國承接了一些從日本轉移的加工貿易,對于那些從日本進口零件組裝再銷售海外的企業來說,可能會間接受到影響。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