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棉協稱將會建棉花收儲制度調節棉價
中國市場價格低于一定水平時,國家敞開收儲棉花。
另據了解,日前,發改委、財政部等多部門發布的《2011年度棉花臨時收儲預案》稱,為穩定棉花生產、經營者和用棉企業市場預期,保護棉農利益,保證市場供應,決定從2011年度開始實行棉花臨時收儲制度。
該預案的棉花主產區為天津、河北、山西、江蘇、安徽、江西、山東、河南、湖北、湖南、陜西、甘肅、新疆13省(區、市)。2011年度棉花臨時收儲價為:標準級皮棉到庫價格每噸1.98萬元(公重)。收儲預案執行時間為2011年9月1日至2012年3月31日。
據悉,此項政策的出臺,將對棉花生產起到穩定器的作用,有利于提高棉農種棉積極性。
對于當前國內棉花收購形勢,中棉協前述報告指出,棉花收購和銷售也逐步恢復正常,國內棉花現貨價格再度回升至3萬元/噸以上高位。
數據顯示,2月中國棉花價格指數(CCIndex328級)月均價2.98萬元/噸,環比上漲6.6%,同比上漲近1倍。籽棉收購價格也跟隨上漲,內地棉農月平均交售價格11.7元/公斤,同比上漲74%,部分棉農交售積極性略有提高,進度有所進展,但仍慢于去年同期。
截至2月底,全國棉農平均交售進度88.6%,同比減緩6.3個百分點,其中長江流域基本結束,黃河流域受存棉傳統及期待價格繼續回升影響,交售進度僅為七成。
中國棉花協會3月植棉意向調查顯示,由于棉花收購價格水平較高,全國大部地區植棉面積有所增長,但受勞力、成本、比較效益等因素影響,增長幅度有限,預計全國植棉面積8096萬畝,同口徑比較增長5.1%。
“高棉價下,商品棉周轉庫存量環比變化也較小。”該報告指出,由于當前棉花價格較高,紡織企業采購仍很謹慎,高等級棉花由于相對稀缺,銷售較旺,低等級棉花成交則較為清淡,商品棉周轉庫存量環比變化也較小。
中國棉花協會監測,截至2月底全國商品棉周轉庫存總量約為151萬噸,較1月減少7.9萬噸。同時,新年度以來新疆棉發運總體較為順暢,截至2月底,已累計向內地發運棉花近110萬噸(不包括進口棉、短絨等)。
報告稱,近幾個月來,由于國際棉花價格變動較大,回購、違約等現象有所增加,棉花進口量連續2個月環比大幅下降。2月我國進口棉花18.4萬噸,環比減少53%,同比減少16.7%;平均進口價格首次超過3000美元,達到3011美元/噸,環比上漲6.3%,同比上漲75%。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