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打折你還可以不漲價
“全場5折!”這個標語最近在各大商場出現的頻率非常高,往年這種大規模的折扣活動一般要到8月初或8月中旬才開始,而現在不但時間提早了半個多月甚至一個多月,產品也不以過季的春裝或斷碼商品為主,而是上市不久的夏裝、涼鞋等。
流行的速度越來越快,服裝銷售也從季末清倉向當季打折轉變,特別是一些知名品牌為了搶占市場先機,加快資金周轉速度,率先一步大規模打折。其他品牌,尤其是中小品牌為避免客源流失,也會陸續開始大規模打折。如今消費者已養成了“不打折不買”的消費心態,商家普遍只能依靠打折來吸引顧客。
盡管折扣力度不小,但消費者依然認定“買的不如賣的精”。這不是沒道理的。由于信息不對稱,消費者與經營者相比不具有議價能力,有時消費者以為得了便宜,但實際上沒有哪個商家會做賠本買賣,消費者在這種討價還價中似乎永遠占不到便宜。有時,打折的背后是價格的虛高。
近日,國家發改委在北京、上海、武漢等城市查出20多家百貨服裝商場存在“虛高原價再打折”的虛假促銷行為,發改委聯合中消協發出通知,要求全國百貨商場推進明碼實價。
要讓價格回歸誠信已成為越來越多百貨商場和消費者共同關注的問題。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價格放開不等于價格放任自流。目前,很多商家習以為常地不標真實銷售價格的行為已涉嫌誤導和欺詐消費者,一些不加節制、愈演愈烈的促銷活動也擾亂了市場價格秩序。不健康的競爭環境同樣會使一些以質論價的優良商家受到傷害,而中國消費者潛意識里往往有種“一分錢一分貨”的想法,這場混亂的市場博弈中,如果最后贏得更多利益的是不良商家,那么,會有越來越多的好商家向不良的方向靠攏。這些行為在挑戰了公平誠信的商業倫理之后最終損害的還是消費者的權益。
做生意靠的是名聲,而名聲的取得是經年累月的信譽積累,如今有商家要“走捷徑”、“玩手段”,結果呢?得不償失。與其一年四季處心積慮地打折,商家倒不如把價格定得再實在一些,讓整個行業的競爭更加良性,品牌的發展才能更加健康。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