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棉收儲不限量嚴防炒作再起
國家發改委和財政部7日發出通知,決定從9月8日開始,啟動2011年度棉花臨時收儲。中儲棉總公司7日也向各涉棉企業發出公告,稱2011年度棉花臨時收儲不受數量限制,敞開收儲。
業內人士指出,受今年棉花產量較高、企業收棉資金趨緊、政策調控等影響,棉花市場難再出現去年搶購囤積的狂熱。但由于棉花日益成為金融化的投資產品,在新年度不排除資金炒作致使棉價階段性上漲的可能性。
支撐
棉價一落千丈收儲政策托底
隨著棉花臨時收儲啟動,今年“一落千丈”的棉花價格找到了有力的底部支撐。
據中國棉花協會最新發布的8月份棉花形勢月報,年度末期,受供需基本面及對后市信心不足的影響,國內外棉花價格均大幅回落。紐約期貨最低價格跌破100美分/磅,較最高點下跌了一半多。國內棉價8月下跌速度和幅度加大,當月累計下跌近4000元/噸,月底跌至2萬元/噸附近。
事實上,2010/2011年棉花年度,國內棉價經歷了大起大落的“過山車”式行情。去年9月至11月初不到兩個半月的時間內,棉價漲幅超過67%,成為大宗農產品牛市的“風向標”。今年2月份,棉價攀升至每噸3萬元的歷史高位,隨后棉花現貨和期貨價格開始一路下跌,直到跌至最低收儲價附近。
為了穩定市場預期、保護棉農利益和保證市場供應,國家發展改革委等八部委今年3月份聯合發布《2011年度棉花臨時收儲預案》,決定從2011棉花年度(2011年9月1日至2012年8月31日)開始實行棉花臨時收儲制度,標準級皮棉收儲價格為19800元/噸。當監測的棉花市場價格連續五個工作日低于臨時收儲價時,由中儲棉總公司及時發布公告啟動收儲預案。
截至9月7日,2011年棉花年度開始以來,國內市場棉價已經連續五個工作日低于19800元/噸,由此“觸發”收儲預案正式啟動。
中儲棉總公司有關負責人告訴《經濟參考報》記者,新棉收儲工作開始之前,收儲預案的托市效應已經逐步開始顯現,8月中旬開始市場信心有所好轉,紡織企業采購棉花的積極性提高,現貨市場跌勢趨緩,出現階段性回暖跡象。8月31日,代表國內現貨價格水平的國家棉花價格B指數為19274元/噸,比8月初回升了200元/噸左右。
中儲棉花信息中心信息總監馮夢曉告訴《經濟參考報》記者,根據目前國家出臺的政策,本次國家收儲措施將持續到2012年3月31日,此舉成為2011年上半年支撐棉價的因素。不過,在國內外經濟降溫及全球棉花長勢良好的大背景下,新年度棉花收儲帶動棉價出現較大幅度上漲的可能性不大。
判斷
新年度棉花炒作難現狂熱
“近年來棉花價格暴漲、暴跌的原因比較復雜,棉花已經不僅僅是人們普遍理解的紡織原料,而是成為被金融化、期貨化或貨幣化的投資產品。”中儲棉有關負責人稱,在新年度,不排除由于資金炒作致使棉價階段性上漲的可能性。
生意社紡織分社棉花分析師李麗恒認為,今年9月一旦收儲開始,棉花價格會相對比較平穩,加上今年棉花的產量較高和去庫存,游資囤積炒作和企業搶購的現象會很少見。
中儲棉有關負責人預計,去年出現的游資炒作、搶購、棉農惜售等矛盾在今年不會有集中表現,但在收購初期可能出現觀望、惜售、滯收的情況。受糧食等農產品價格上漲和棉花生產成本激增,去年收購價格越收越高等因素影響,棉農對收購價格的期望較高;棉花加工企業去年虧損面較大,收購資金不充裕,可能采取試探性交儲。初期存在棉農惜售、企業觀望的可能性,隨著收儲工作的全面展開,這種情況會得到緩解。
據了解,2009年至2010年,無論是收購、加工還是貿易環節都“不差錢”,為炒作棉花提供了充足的“彈藥”。而隨著今年流動性收緊和銀行加強對信貸資金的監管,企業的收棉資金不再像以前那樣寬裕。
中國農業發展銀行有關負責人對記者說,去年企業能夠從多家銀行貸到款,然后開始爭相搶購農產品。今年信貸收緊之后,商業銀行的資金供給減少,對于農產品市場的穩定和理性收購能夠起到很好的作用。
從供需基本面來看,今年棉花生產仍存在一些不確定因素,這可能成為市場炒作的題材。中國棉花協會預計,2011年全國植棉面積8018萬畝,同口徑比較,較上年增長4.1%。全國棉花產量將達到748萬噸,同口徑比較,較上年增長12.3%。但是8月以來,部分棉區出現連續陰雨寡照天氣,對最終產量可能有一定影響。
國家發改委農村經濟司副司長方言接受《經濟參考報》記者采訪時說,引發炒作的關鍵因素是供需不足,而棉花屬于供應比較短缺的品種,這樣就有炒作的空間。雖然現在有收儲政策,但對于資金的流向很難把控,只要有利潤空間,資金就會進去“炒一把”。
作為實施國家棉花臨時收儲預案的責任主體,中儲棉總公司于8月底啟動了“2011年度棉花收儲政策及業務流程培訓”,并建立棉花市場分析和跟蹤機制,加大市場調研工作力量,及時發布相關信息,以提醒棉農及涉棉企業注意各種炒作、搶購、惜售所帶來的市場運行風險。
影響
紡織行業將有所好轉
“棉花價格上個年度的大起大落,讓棉紡企業如坐針氈,一些企業在高價時囤積棉花現貨,現在卻成為虧損的巨大包袱。在無數投機者獲勝離場之后,很多小企業的日子都不好過。”李麗恒告訴《經濟參考報》記者。
中國棉花協會的報告稱,受棉花價格下跌帶動,棉紗價格繼續下跌,32支純棉紗跌至29000元/噸左右,全月累計下跌2000元/噸左右。隨著紡織行業壓力持續增加,中小企業關停現象增加,大型企業多以維持生產為主,紡織品產量出現回落。
業內人士告訴記者,紡織企業不怕棉價高,就怕棉價不穩定。只要棉價穩定下來,紡織行業經營情況就會回升。
李麗恒認為,價格穩定的時候,棉花銷售量會始終保持一種穩定的狀態,賣方和買方都能根據自己的庫存結構、資金狀況和其他各項相關狀態去適時買進賣出,市場流通相對順暢。同時,價格穩定,才能使紡企更好地隨時要用,隨時買進,而不是迷茫地去分析各方面因素。
雖然目前棉價逐步企穩,但需求不旺仍然制約著紡織行業的景氣程度。中儲棉有關負責人表示,受全球經濟復蘇緩慢、人民幣升值、信貸資金緊縮和成本上升等因素影響,紡織生產和出口增速放緩,對棉花需求不會明顯增加;國際棉花供求看,全球各主產棉國均增產,年度產大于需180萬噸左右。
李麗恒說,近期紡織企業繼續加大對庫存原料的消化,降低配棉比。隨著降價銷售力度的加大,截至7月底,全國紡織企業的棉花、紗線及坯布庫存明顯下降,但仍高于去年同期數據。雖然目前有企業出現少量補庫的需求,但是紡企普遍反映整體經營情況不理想,在全球性消費疲軟的大環境下,消費量方面,后市仍不容樂觀。
馮夢曉認為,鑒于印度、巴基斯坦等國為棉花及紡紗生產國,國內外紡紗企業之間的競爭關系不可忽視。若國內棉價明顯大幅高于亞洲國家,我國棉紡企業或將面臨一定壓力。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