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閑服裝硝煙再起戰火蔓延至二線城市
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品牌休閑化已成為我國服裝品牌發展的新趨勢。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從剛剛結束的第十五屆寧波服裝節現場發現,傳統的服裝巨頭紛紛推出休閑品牌。杉杉股份(600884,SH)、雅戈爾(600177,SH)為代表的老牌服裝企業近年來主推旗下S2以及gy品牌,與此同時,部分新品牌的發展也在如火如荼地進行。
隨著各大集團對于休閑服飾的投入力度加大,一場休閑服飾品牌大戰在所難免。“品牌的休閑化將左右國內服裝品牌的命運,決定服裝領域話語權的歸屬。”上海正見品牌管理顧問首席執行官崔洪波表示。
品牌休閑化成救命稻草
從多家服裝巨頭企業來看,半年報中支撐服裝業利潤上漲的僅剩下休閑服飾。雅戈爾今年半年報顯示,休閑服的營收達11.9億元,同比上漲12.78%,襯衫與西服的營收則徘徊不前。
無獨有偶,杉杉股份今年的半年報亦顯示,休閑服的營收為2.4億元,同比上漲57.59%,西服和針織品的業績開始下滑。
“休閑服飾將逐漸成為主流,正裝的休閑化已經不可逆轉。”崔洪波指出。
對于服裝品牌商而言,休閑化意味著誘人的市場蛋糕和急速擴張。無論是西班牙品牌ZARA的母公司INDITEX集團,或者是荷蘭的H&M,還是來自日本的unique,休閑服飾可以促使其品牌在全球范圍內快速擴張。
隨著世界服裝巨頭逐步進入中國市場,國內服裝行業的競爭不斷加劇。“歐美國家早已形成一批被廣泛認可的強勢品牌,擁有成熟的聲譽優勢和營銷體系。這些國外品牌商只希望國內企業以低價提供產品,從而賺取豐厚的利潤。”寧波服裝協會一名負責人向記者指出,與國外品牌相比,國內品牌并不具有研發以及銷售渠道優勢,國內品牌應該以差異化定位,來避免激烈競爭。
引發新一輪跑馬圈地
隨著休閑服逐漸成為主流,圍繞休閑服進行的新一輪跑馬圈地已經開始。
近幾年,無論是地鐵等戶外廣告,還是央視的電視廣告,傳統品牌已不見蹤影,取而代之的是這些傳統服裝集團旗下的新一代休閑服飾。
從百貨渠道來看,這些傳統企業以這些新品牌取代老品牌快速推進到全國二三線城市。“百貨渠道最能體現如今的品牌地位。”崔洪波指出。
這些國內休閑服品牌都具備一個共性,即在推向市場之后,發展極為迅速。除GXG在4年后就達到15億元銷售額外,太平鳥等品牌也在短時間內達到極高的市場份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從太平鳥拓展部獲悉,太平鳥女裝現已經有超過700多家門店,去年的營業額超過了20億元。
“對于流行的敏感度是我們的優勢,將流行元素注入品牌,追求個性讓服裝更具有競爭力。”GXG的一位拓展經理告訴記者,每一年日韓的新潮流會成為品牌的風向標。
就在國內品牌快速崛起之際,國際服裝巨頭們行動目標也非常明確,穩固一線城市,開拓二線城市。尤其以ZARA、H&M等品牌來勢洶洶,一度令曾經銷售火爆 的 ONLY、VERAMODA、ES-PRIT等品牌快速降溫。如今,國內的休閑品牌與ZARA等的碰撞在所難免,“這些品牌并不具有絕對優勢,”上述GXG拓展經理向記者解釋,國外時尚快消品牌以大店為主打,在二線以下城市沒有優勢,并不是主流業態,而國內休閑品牌的小店業態更能靈活適用于二三線城市。
然而目前國內崛起的休閑品牌仍舊存在產品結構不合理、產品設計缺乏個性特色等問題,“如不能盡快形成自身的產品特色,品牌很難適應現在的競爭環境。”崔洪波指出。
無論是傳統品牌、還是新興品牌,在休閑服領域,并沒有所謂的傳統壁壘以及行業地位,“誰占領市場,誰就擁有話語權。”崔洪波告訴記者。國內的休閑服市場遠沒有飽和,這個領域內一切尚未有定數。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