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童裝行業困難重重 面對挑戰刻不容緩
現如今的中國童裝行業市場現在竟爭非常激烈,中國童裝行業帶來的機遇,同時也是相當大的挑戰。
第一、童裝品牌鉆檔
國內童裝行業的品牌市場正在發生著前所未有的變化,消費者越來越注重品牌,人們對帶有濃重西方韻味的外國品牌開始變得習以為常。據統計,目前國內童裝行業市場進口品牌已占據50%的市場份額,而國內10000多家童裝生產企業,70%處于無品牌競爭狀態,有品牌的童裝也只占市場份額的30%,國內童裝行業市場露出巨大空白檔。
第二、國際童裝品牌以動畫形象作為其品牌形象
另一個變化是,國際品牌慣于用動畫形象作為其品牌形象,品牌主角定位為“以小博大的未來戰士”,且對于國內外童裝行業在這些方面的差距,而這種差距只不過是意識的差距,而在這個童裝行業里并沒有太高的壁壘,國內文化是完全可以打開童裝設計的思路而迎合兒童心理的,只是國內童裝行業還較少有這方面的考慮。國際品牌較為注重的直營與加盟店的營銷形式,國內也有相當的企業具備此勢力,只是還沒有意識到此形式在品牌形象塑造與維護中的真正意義。
第三、進口品牌引爆國內中端童裝行業市場
做童裝行業市場的中端市場,綜觀國內童裝市場,100元以下的低檔市場基本上由國有企業及一部分鄉鎮企業的產品占據,市場供應相對過剩,基本處于無序的價格競爭之中,面對生產成本極低的內地私營及個體生產商,外來品牌很難亂中取勝;200元以上的高端市場除了進口品牌、三資企業的部分產品外,大多被國內童裝行業企業的名牌占據,由于服裝加工的基本成本相差無幾,這一領域的單件利潤很高,但是與國內童裝行業平均消費水平相距太遠,若把目標消費群鎖定在此狹窄的范圍內,利潤實現困難。
其實,國際品牌窺視國內童裝行業中端市場可謂由來已久,內地童裝行業市場兩極分化嚴重,一方面是質量好的產品價格偏高,另一方面是價格低的產品在做工和款式方面達不到水準。而從對童裝行業市場的觀察來看,大多數進入國內市場的童裝品牌都是中端進入,國際品牌力拓的童裝中端市場,消費群體主要面對中、大童,這是國內童裝產品結構失衡而露出的市場空檔。在國內童裝行業市場上,嬰幼兒服居多,中大童服偏少,尤其是大童服裝基本斷檔。{page_break}
第四、國際童裝品牌迅速攻占國內童裝市場
小豬班納是最早進入內地童裝行業市場的國際童裝品牌,隸屬于香港順昌貿易公司,由廣東東莞華順服裝實業有限公司全面負責其童裝系列國內業務。據報道,目前,這只憨態可掬的小豬的足跡已遍布全國主要省份,擁有直營及加盟店達120多家,年銷售額近4000萬元。國際品牌紛紛看好國內童裝行業市場,幾乎要分而食之,國內童裝市場究竟有多大利潤可圖。國內16歲以下的兒童有3億多,占全國總人口數的1/4,而且34%是獨生子女,這個消費對象是穩定而龐大的,而國內童裝行業市場在整個服裝行業仍然是一個小市場,國內4.4萬個服裝生產企業,可有品牌的童裝專業生產企業還不到200家,童裝行業只占整個服裝業的1%,童裝行業的開發投入嚴重不足。
這些挑戰都不可小小覷的。國內童裝行業市場正面臨著新的格局,6000多家大大小小的童裝生產企業的情形將被重新改寫,大部分鄉鎮企業面臨被國際國內知名品牌整合改造的局面,國內童裝行業業將由量的擴張發生本質的變化。在這一輪競爭中,國內企業的低成本優勢將在很長一段時間內撼動。
小編有話說:面對困難,激流勇進。這是中國人的傳統,相信也是中國商人也必須有的素質。面對內外夾擊,怎樣在童裝市場的站穩腳跟,需要行業先關人士的共同努力。創造出屬于中國人的井然有序,蓬勃發展的童裝世界。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