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貨背后的隱形地產 茂業多年來形成“地產+商業”發展模式
茂業國際發布公告稱,附屬茂業商廈將向茂業集團提供不超過2.5億人民幣資金,以興建及開發重慶市沙坪壩區三角碑的商業物業,適用于百貨店的經營。
截至2011年9月30日止9個月,較去年同期,茂業國際錄得特許專柜銷售所得款項總額增長為49.45%,其中,同店增長為23%。
百貨背后的隱形地產
據了解,此次茂業集團重慶項目占地面積約16325平方米,擬建成集百貨、甲級寫字樓、酒店等於一體城市綜合體。
茂業國際認為,該項目將會有利于鞏固公司于重慶及中國西南地區的市場地位,并與其他門店發揮協同效應,實現公司在重慶及西南地區的戰略發展目標。
根據最新數據,截止6月31日,茂業國際陸續新開了揚州百貨店和山東菏澤店。
茂業給資本市場印象更多的是一家全國龍頭百貨公司,多年來形成的“地產+商業”發展模式,曾被華潤萬家效仿,其豐富的土地儲備量以及利潤收入大部分來自房地產,為集團輸送了不少業績利潤。
這從公司上市時便可窺見一斑。2008年,茂業國際赴港IPO獲得了25億港元,其中35%至40%將用于收購百貨店物業,30%至35%用于開新店。
根據富泰證券對茂業國際2010年業績點評的報告顯示,茂業國際以重資產的發展模式為主。公司的自有物業和租賃的占比分別為61%和39%,茂業國際方面對此表示以重資產為主的發展模式使得公司可以抵御市場波動所產生的影響,比如租金的上漲。
截至2011年6月30日,茂業國際門店總建筑面積達到約1,083,986平方米(其中管理店面積約為70,350平方米),不計管理店面積,自有門店物業的建筑面積占比約為61.8%。茂業國際的自有GFA和店面數在香港上市公司中排名分別為第一和第二。
一位業內人士告訴記者,茂業國際在地產方面業績更顯著,其收入主要還是靠地產業務支撐,零售業利潤相對較少,但是其對地產物業的增值發揮了巨大的效用。
對于此次在重慶再下一城,中投顧問高級研究員黎雪榮表示,茂業國際商貿零售版圖重點在華南、西南和華北,既是想進一步擴大其在西南地區的領導地位,發揮門店規模效益,也是看好重慶未來商圈發展的巨大潛力。
而上述業內人士透露,茂業國際百貨門店數量以廣東和四川最多,重慶也已經有幾家門店,盈利情況雖不是很理想,但發展比較穩定。
百貨商激進擴張
茂業國際2008 年開始保持了較高的收購和開店速度,截止6月31日,茂業國際于全國17個城市經營及管理37家門店。茂業國際方面認為,公司首三季同店銷售增長23%,但相比上半年同店增長23.3%,第三季銷售略有放緩,主要是過去數個月由于經濟增長放緩,加上通脹高企。
早些時候,茂業國際曾經公開表示,今年開始,將每年斥資20億元開拓華東、華北市場,計劃每年通過收購、自建新開3~5家門店,每年新增營業面積20萬平方米以上。
其實,不僅僅是茂業國際表現出不滿足西南、華南的大本營,提出擴張計劃,如大洋百貨、廣百等等每年預計以四至五家速度開店的計劃,而廣百等店異地擴張時卻遭遇了門店培育期緩慢和品牌認可程度不高的境地。
有觀點認為,零售商預計開店計劃定位雷同、戰略雷同、渠道雷同、模式雷同,前有日益上漲租金擠壓,后有井噴增長電商侵略,可謂內憂外患。
黎雪榮指出,百貨業目前同質化發展十分嚴重。但是也有一些企業在進行差異化發展,需要經歷一段時間的培育,在綜合百貨業大規模發展之下,風險較大,比如女子百貨等個性化百貨發展并不好,這將給百貨業態創新帶來不利影響,從而進一步加劇同質化競爭以及惡性競爭。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