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棉花標準將給棉花產業帶來重大影響
在中國棉花協會召開的二屆四次理事會上,中國棉花協會副秘書長介紹了棉花國家標準改革情況。
楊照良首先介紹了國家質檢體制改革的過程。質檢體制改革2003年啟動,2004年開始著手研究棉花顏色分級,2007年棉花標準中加入了儀器化檢驗的內容,2008年初步確定了中國棉花顏色特征圖和顏色級實物標準,2009、2010棉花年度在棉花生產、收購、加工、檢驗和使用環節開展了棉花顏色級分級驗證試驗工作,2011棉花年度又增加了棉花顏色分級取代品級檢驗的試點,為全面推行棉花顏色分級創造了條件。
2011年全國棉花工作電視電話會議提出了“要加緊修訂棉花質量標準,盡早實現儀器化檢驗取代感官檢驗”的要求,標準起草小組了加快GB1103標準修訂進程,連續3次開會,形成了征求意見稿,于今年3月2日在協會網站上公開征求意見。28日將召開標準起草小組第4次會議,根據各行業反饋意見做進一步的修改,形成標準送審稿。4月上旬,國家標準委將組織專家對送審稿進行審定,起草小組再根據審定意見進行修改,形成報批稿。國家質檢總局將向WTO成員國通報,需要2個月時間。8月完成顏色級、軋工質量實物標準制作、發行。9月1日前,國標委將發布新修訂的棉花國家標準。考慮到行業內了解和熟悉新標準以及各方進行充分的準備,需要過渡一段時間,因此,標準的實施將從2013年9月1日開始實施。5-8月,中纖局將以標準報批稿為基礎,有針對性的、對不同行業進行人員培訓、宣貫。
楊照良隨后介紹了此次棉花標準改革的核心內容,即品級改為顏色級。由于皮輥棉的顏色一致性和均勻性差,無法制定色特征圖,目前不能用儀器來檢測,因此皮輥棉仍保留品級。鋸齒棉根據棉花的黃色深度和明暗程度,將老標準中的一種類型7個級分成白棉、淡點污棉、淡黃染棉和黃染棉4個類型、13個級,增加了軋工質量和斷裂比強度分檔指標,而顏色級與品級之間沒有一一對應關系,鋸齒棉的質量評價體系與原來將完全不同,由此產生出跟以往不同的貿易結算體系。
楊照良最后強調,我國棉花市場上流通的細絨棉98%是鋸齒棉,新標準的實施將對棉花產業各方帶來重大影響,涉及國家收儲政策、現貨期貨交易、電子撮合交易、價格指數設定及進口滑準稅測算等等,結算體系將重新建立,涉及棉花產業鏈各方利益,建議行業內能積極參與,提出意見和建議。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