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馬慶渲 提出居家服飾新概念
——訪汕頭市時尚居家服飾研究院院長、廣東凱迪服飾有限公司董事長 馬慶渲
記者:聽說貴院將于11月在汕頭舉辦一個論壇,能介紹一下嗎?
馬慶渲:2008年以來,在金融危機的影響下,市場持續低迷,作為行業的研究機構,我們有義務邀請各方專家給大家指明方向。另外,就行業發展所遇到的困惑,我們也要追究一些原因。家居服定義不清晰,目前已經阻礙了產業的發展,為什么現在連鎖店、專賣店很難運作起來,這值得我們思考。所以,在這次舉辦的論壇上,我們將和各方專家、學者一起正式提出“居家服飾”新概念以及發布研究院為推動行業發展即將采取的重大舉措。
記者:家居服行業發展到今天,在消費者中已經形成一定的認知,是什么原因讓貴院有了推出“居家服飾”這一新概念的計劃呢?
馬慶渲:汕頭市時尚居家服飾研究院(前身家居服研究院)存在的意義在于,專門研究產業健康、正確的發展方向。根據研究院對市場進行的調查研究,以及對市場發展趨勢的分析、論證,發現原來的“家居服”概念給企業和行業的發展帶來了難以突破的瓶頸,消費者對“家居服”概念的理解容易產生以下誤區。第一,消費者常常把家居服跟睡衣混為一談,認為家居服就是睡衣,睡衣就是家居服;第二,“家居服”是家具的“服裝”,也就是家居用品。
為了讓消費者更加清楚產品定義,為了讓產業有更大的發展空間,為了讓行業與國際能夠更快接軌,研究院全體成員一致通過,推出“居家服飾”這一新概念,并將研究院更名為“汕頭市時尚居家服飾研究院”。
記者:為了推出“居家服飾”這一新概念,研究院將進行哪些工作?
馬慶渲:為了得到專業可靠的數據,我們聘請了專業調查公司北京“數字100”在全國范圍內進行調查,調查范圍包括消費者、終端商、經銷商、生產商、網絡群體。結論是,“家居服”概念制約了行業發展,不利于行業引進先進的商業模式,不利于渠道建設。
為了幫助行業盡快走出困局,研究院將在11月舉辦的論壇上推出幾個項目:一是聯合20個行業精英企業做一個“居家服飾”的聯合品牌;二是企業聯盟推廣,由院內的企業代表共同做一個針對國內終端的“幸福中國行”活動,把“居家服飾”這個概念傳遞給消費者,這個“幸福中國行”活動今年下半年開始籌劃,計劃明年上半年實行。
記者:有人猜測“居家服飾”概念的提出也許會受到一定的阻撓,那么還要堅持嗎?
馬慶渲:必須堅持。因為一旦方向找對了,就要服從正確的方向,不能死守原先的概念。當這個概念不適應社會趨勢、產業發展的要求時,那我們就要改變方向,走一條正確的路。
記者:現在要提出新概念,對行業會造成怎樣的沖擊,又會有怎樣的建設作用?
馬慶渲:過去的“家居服”概念,人們的認識只是從字面上的簡單理解,而不是真正的認同。因為他們沒有深入了解這個行業,或者說因為當時行業發展還不成熟,他們難以全面了解這個行業,不了解消費者,不了解渠道,只是覺得必須要有一個正式的名稱,這是一種認知,但不是認同。
一個偉大的創舉,必然會產生對原有概念的沖擊,這是正常的。世界發展的潮流就是這樣,不能因為習以為常而堅持這個錯誤的觀念,阻礙行業的發展。
我們通過對消費者的調查發現,他們對“居家服飾”的理解就要簡單、清晰很多:所謂居家服飾,是在家內外休閑時光穿著的服飾,它的品類更豐富,把家居服變成居家服飾的一種,概念就清晰了,各個品類都明確了。而且,“家居服”這個概念很難延伸拓展渠道模式,很難走專賣店和生活館模式,就是這個原因。
至于遭受的沖擊,我想我們是基于整個行業發展而進行的倡議,我們的倡導只要經得起專家論證,經得起院校研究,經得起業內人士在信息傳達、渠道擴張等方面的實踐驗證就行。經過調查,種種數據指明我們必須這樣走。
關于產業升級、企業家精神
記者:目前,各個行業都提出了產業轉型升級,居家服這個行業轉型升級之路應該怎么走?重點在哪里?
馬慶渲:對于我們這個產業來說,提出“居家服飾”這個新概念,本身就是一種升級。它是文化、核心、戰略的初步定位,起歷史性的轉折作用。
至于硬件方面的升級,每個領域、每個行業都是不一樣的,不能用某個現狀來表達我們的觀點和看法,如果我們沒有力量改變現實,就先做我們能做的。比如現在所做的“居家服飾”新概念的倡導。
硬件和軟件方面我們當然會呼吁政府來牽頭,比如居家服飾企業,目前規模較小,集群效應不高,硬件確實是不夠;軟件的發展需要過程,需要一些建設性的東西,對品牌建設、產業創新加大投入力度,這條路不可能一步到位,這是一個認知的過程。
記者:因為語言、戲曲、建筑、飲食、家庭觀念、資本渠道等特點,成就了潮汕人優秀的區域“個性”。但在市場全國化、全球化的當下,這個優秀的區域“個性”有時候反而成為了部分潮汕(居家服飾)企業家自身設置的一個“局”,您覺得,這個局怎么突破?
馬慶渲:潮汕企業家的精神到底是什么?這是我們要思考的問題。其實,潮汕企業家身上有很多很好的東西,特別是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的潮汕企業家有很多動人的故事,但就是沒有把企業家的精神表現出來,也或者是對企業家的理解有偏差。如何破這種“局”呢?我想,我們要做的就是呼吁潮汕企業家把他們的智慧綻放出來,先富帶后富,把好的經驗、智慧與人分享,樂于分享,善于分享。
潮汕企業家在他們沒做大的時候,有很多智慧和才華不敢講,覺得自己企業還沒有做大,沒底氣講;做大了,又覺得要低調要保持高度。最終他們只會將自己的智慧和才華局限在很小的范圍,所以,我呼吁潮汕企業家將他們的商業文化和智慧分享出去。
記者:您覺得潮汕企業家的精神是什么?
馬慶渲:作為潮汕企業家,不在乎你的企業做得有多大,資產有多少,真正的企業家精神是你一生中到底成就了多少人,造就了多少人,給社會帶來什么影響。
很多人只管自己的企業發展,其實在發展的過程中,你的智慧、行為都能對他人有所影響。當你給大家分享你的思路和觀點時,不一定對具體問題有用,但可以啟發別人。還有某些觀點可能在你自己的企業行不通,但有可能在其他行業行得通。所以,我呼吁潮汕企業家要敞開心扉,綻放智慧。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