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鞋企夾縫中求生存
“李晨石頭事件”又成為了百度搜索風云榜的新秀,成為今天廣大網民關注的焦點。從Iphone到釣魚島,從釣魚島到《中國好聲音》,從《中國好聲音》再到《江南Style》,再到“元芳,你怎么看?”,互聯網以“擬態環境”的形式割裂了現實之間的聯系,割裂了我們的思維和生活方式。對于中小型鞋企的發展而言,這種割裂是挑戰也是機遇。
“割裂”讓中小鞋企耗時耗力建立起來的品牌形象被一次“價格風暴”摧毀的五體投地,“割裂”也可以讓并不起眼的鞋企在一次“頭腦風暴”中站在品牌大軍的行列。正如“塞翁失馬焉知非福”,猶如“元芳,你怎么看?”從遠古的電視劇“火道”今生,怎一個“派別”可以形容的清現實的是是非非?總結為一個詞,“割裂派”才適合今天的快時代。
中小鞋企的生存環境既可以說是夾縫中求生存,看著國內的一線品牌競相媲美,自己也只能眼睜睜的看著鷸蚌相爭,但自己卻不是那個得利的漁翁。也可以說是“默默無聞”,扳著指頭數數中國13億人口,有多少是穿著國內外的一線品牌的鞋子?很大的比例都是中小型鞋企生產銷售的,這么大的供應量,卻時時都面臨破產、倒閉的困境,說不清這里面的彎彎繞,但哲學上人所謂的“主觀能動性”卻可以讓求生存的企業家們另辟蹊徑,像沃特一樣“眾里尋他千百度”,找到屬于自己的定位,尋求自己的發展方向。怎么找到合適的位置?這就需要“割裂精神”了。
21世紀的新興市場瞬息萬變,方向不明而且充滿競爭,傳統的創新、設計與商業規則已經不再適應。“適應性創新設計”是對中小型鞋企的發展提出的一大建議。
理性、睿智的講,“適應性創新設計”能夠成功的四大基石是:使命、速度、市場脈搏與創新設計。對于鞋企而言,首先,擁有清晰的使命感可以讓中小型鞋企在決定創造“什么樣的產品”是變得輕松。登山界有句名言,“速度即安全”。正如諾基亞正是因為沒有抓住智能手機的市場機遇,而讓后起之秀三星公司一舉超越。當然,企業可以通過市場測試、臨時店鋪、有限試點以及網絡測試等手段來探明市場脈搏,一邊孕育創新一邊傾聽市場,這樣相關創新很快就能出現。而簡單的原型設計可以讓企業很快就判斷出解決方案是否切實可行。不可否認,這是一個尋求崛起的企業應該做的。
舉一個簡單的例子,在泉州的鞋市場,企業的管理都存在一個共同的現象:鞋企的大老板卻不是企業真正的管理者,中小型鞋企的大老板總是想能夠成為一線的品牌鞋企,但是又總是否定自己的雄心,那是不可能的事情!中間存在一個很大的空缺就是企業的大老板都是作坊出身。唐納德薩爾將其歸結為一種“證實性偏見”。盡管克服這種偏見很困難,但是作為中小型鞋企的管理者,如何真正意義上擺脫目前的現狀?有十條線索指南,可以幫助中小鞋企的領導者捕捉潛在的商機,找到根本的突破口。
{page_break}
1、這種產品早就該有了,但是現在還沒有;2、這種消費體驗本不該費時、費力、費錢,或者讓人煩惱,不過事實偏偏如此;3、這種資源本該很有價值,但現在的價格仍然偏低;4、這一發現一定對某個事物有益,但是還不清楚那個事物是什么;5、這種產品或服務應該到處都有,但事實并非如此;6、消費者把某種產品或服務派上了新的用場,但我們還沒有提供支持;7、消費者理應不需要這種產品,但事實上他們確實需要;8、消費者發現了一種產品,但卻不是我們銷售的那種;9、這種產品或服務在其他地方很有市場,但我們這里無人提供;10、這項新產品或新服務本不該賺這么多錢,但是它確實做到了。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