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莞鞋企:沒利潤無奈收縮“過冬”
原外經貿部副部長、中國加入WTO首席談判代表龍永圖認為,鞋業其實不是低附加值的產業,只要做得好, 也是高附加值的產業,有關部門應該大力支持。他表示,鞋企給國家創造了很多的就業崗位,是一個朝陽性的產業,但是很多時候政府想發展高新技術產業,忽略了鞋企的發展。
“適合地方發展的產業才是高附加值的產業。”龍永圖表示,政府和社會應該為鞋企創造一個盈利的環境,企業有盈利, 才會想辦法去創新,鞋企才會有發展。
調查 “最怕客戶走佬”
今年以來東莞鞋企很不安穩,普遍面臨產能低和品質不穩定難題,一張大訂單出事就會導致收縮或關閉。
國外,歐債危機深化,世界經濟持續探底, 外貿訂單下降明顯;國內,CPI 高企, 消費信心明顯不足,內銷市場增速乏力。內外擠壓之下,高庫存壓力驟現,廠家謹慎生產、市場謹慎進貨,造成了鞋業全行業緊縮。
中國鞋業遭遇內銷與外貿雙重壓力,鞋企賺不到錢,該怎么辦?
站在這一關鍵結點上,是收縮經營還是想辦法繼續發展壯大?
在10 月31 日東莞厚街舉行的世界鞋業發展論壇上,博鰲亞洲論壇國際咨詢委員會委員、原外經貿部首席談判代表、原副部長龍永圖坦言,適合地方發展的產業才是高附加值的產業,東莞厚街是世界鞋都,政府部門應該支持鞋企的發展,因為鞋企可以創造很多就業崗位。
厚街不下十家鞋廠倒閉
事實上,從今年年初開始,東莞的鞋業就不安穩。首先是位于東莞石排、有1000 多員工的大邦鞋業有限公司倒閉,供貨商被拖欠約一千萬貨款,在業界引發轟動, 隨后一些鞋企不斷傳出不利消息,整個鞋業界籠罩著一層憂愁的薄霧。
MALA 是厚街一家鞋廠的技術人員,幾個月前,老板把工廠規模縮小,只保留精英,轉做貿易公司準備“過冬”,雖然裁員風潮沒有裁到他,但MALA 感到沒有前途,自己選擇離開了公司。
“感覺當初入錯行”,MALA 表示,他只懂這一行的技術,離開這家鞋廠也只能去另一家鞋廠,沒有其他出路。
記者采訪不少業內人士得知,今年以來很多鞋廠倒閉,光厚街就不下十家。很多鞋廠都是兩三百人,有一些則根本沒有注冊,因此在業界沒有引發類似大邦倒閉那么大的轟動。
沒利潤無奈收縮“過冬”
“現在很多鞋廠都在收縮。”在東莞做了多年鞋子的一家鞋業公司老總周先生介紹,現在鞋業普遍面臨產能低(難招人導致)和品質不穩定(人員流動大導致)的難題, 如果其中一張大訂單出了問題,就會導致企業收縮或關閉。
東莞臺商投資企業協會會長謝慶源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鞋業受成本上漲以及利潤下降的影響非常大,去年以制鞋聞名的厚街某臺資鞋廠,從幾千人收縮到1000 多人,“不是倒閉, 而是沒有利潤之下的收縮”。
{page_break}
記者了解到,東莞的鞋企大多是接單加工后發往歐美。以前歐美廠商在接貨后馬上就會把錢匯到東莞鞋企的賬戶上,現在則是接到鞋子后,自己先拿去賣,賣出一批就給一批的錢,直接拖住了東莞鞋企的資金鏈。
供應商跑路70 萬元蒸發
“現在市場不景氣,穩定成了鞋企的奢望。”早兩年剛剛投資了一個鞋廠的李小姐, 因人手不夠想把一部分訂單轉出去,找到熟人“爵士” (音譯),希望他的工廠可以接一部分訂單,不過“爵士”卻不敢把李小姐介紹給工廠的老板,因為今年以來,工廠的經營狀況一直不是很好,老板放在鞋廠上面的精力也少了很多。
“爵士”表示:“說老實話,因為跟李小姐太熟,如果老板萬一突然跑路,心中會內疚。”
李小姐則表示,4 月份她已經被一個供應商“跑”掉,70 萬元蒸發了。“今年以來,我的幾個做鞋廠的老板,都或多或少遭遇到客戶跑路的情況,損失從幾十萬到上百萬不等, 有一個朋友因為對方跑路,企業不得不倒閉。”
是否有辦法避免跑路呢? “沒有任何的辦法。”在厚街南五開鞋廠的陳先生說,行規都是發貨后過兩三個月再收錢,老板跑路往往沒有任何預兆,總是突然就不見蹤影,“你不可能天天守著他吧”。
“我在看有沒有機會改行。”已經從事鞋業多年的周先生稱,目前正在了解有什么新興的高新科技項目,如果有項目前景好、投資少的他就轉行。
轉型路 給明星定制“高檔鞋”
厚街不少鞋企縮小生產規模,改走“精品線”
東莞厚街擁有鞋業生產企業432 家,從業人員約10 萬人,投資總額達4.2 億美元, 被稱為“鞋都”。由于工人難招,人力成本高企,厚街一些鞋廠調整策略, 縮小生產規模,改走“精品線”。眼下這種現象越來越普遍, 尤其是制造高端產品的企業,這類企業已經發展出“高級定制”模式,如與國內外名人、明星俱樂部合作定制鞋子, 同時在高端路線上逐漸自創品牌。
業內人士表示, 這類企業在生產規模、產品策略上的變化,代表了鞋業轉型升級的軌跡。這類企業也是厚街制鞋產業從起步發展到轉型升級的見證。東莞鞋業亟須通過整合提升來謀求突圍。
巧使力 借助電子商務轉內銷
東莞經信局負責人稱,舊的營銷模式投資大、見效慢
東莞市經信局副局長劉炯賢認為,眼下外銷生意不好做,這種情況下鞋企可以借助電子商務轉內銷。
他表示, 東莞很多企業都是代工國際品牌,早就跟國際接軌,代表的是國際的產業方向, 所以開拓內銷市場是有優勢的。“但我們很多企業習慣了做訂單生意,不習慣國內市場,沒有內銷發展戰略, 因此在人才培養、團隊建設、渠道建設這一塊,沒有經驗。”
開拓內銷市場需要很大的投資(如前期宣傳、開實體店等),政府會不會幫助解決? 劉炯賢說:“政府要鼓勵、支持、引導,但不能包辦一切。
{page_break}
企業做什么都要政府包, 是包不了的。”他指出,開拓內銷市場,關鍵是要用新的營銷模式, 東莞會大力推動企業用電子商務方式,“如果還用舊的營銷模式,見效慢,投資也大”。
繪宏圖 要建30家總部型鞋企
厚街鎮政府力促“鞋業產業集群”整體轉型升級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 厚街這幾年力推“鞋業產業集群”整體轉型升級, 將安排1 億元科技創新專項資金,進一步加大對企業的幫扶,推進鞋業實現研發、技術、設備和管理同步升級, 以實現集群內總部型企業數量、龍頭骨干型企業規模和產業產值規模各增加一倍, 力促厚街鞋業產業集聚區向產業規模化、產品精品化、品牌高端化發展。
厚街鎮有關部門表示,目前,長駐厚街的鞋業貿易商、采購商有800 多家,美國、巴西、日本等長駐厚街從事鞋業加工、貿易和采購的客商達5000 余人, 厚街的成品鞋正在“走”遍全球。按照轉型升級規劃, 該鎮將力爭引進5 個鞋類世界品牌、10 個國內品牌企業與厚街鎮鞋企進行合作對接, 建立總部型鞋企30 家。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