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裝行業進行多元化經營要順勢而為
服裝企業發展到一定程度會面臨來自自身發展需求以及外部市場環境的各種誘惑,這種情況下是堅守主業還是適度多元化發展是很多服裝服裝企業面臨的一道很現實的考題。不同服裝企業的不同選擇形成截然不同的結果,多元化的道路上,仍然有一些成功的案例值得思考與借鑒。
很多服裝企業在多元化的道路上走的都很成功。尤其是在同一領域內圍繞核心產業進行的相關多元化戰略成效較好,成為值得服裝服裝企業肯定和思考的經營模式。多元化經營的成功之道歸結為一句話即是“審美哲學的經營之道”:將時尚、經典、優雅等獨特的風格深深植入集團內每個時尚男裝品牌與產品線。集團亞太區首席執行官Fabrizio Dosi向媒體表示,的這一成功經營戰略的關鍵之處在于能夠根據各個品牌特性來定位并區分不同的系列,同時確保均擁有風格。
集團一直保持獨立發展,然而也正是這種獨立讓它免除了來自外界投資者的壓力,獲得了自身的自主發展。獨立意味著能夠根據公司的長期發展自主做出決定,還意味著在做出決定后能夠圍繞長期戰略快速付諸行動。在許多方面,都是按照當初創辦公司的方式來經營集團,將客戶的需求放在首位。
多元化的道路上,不乏成功的典范,但仍有大部分服裝企業在摸索中失敗。總結那些成功多元化的服裝企業不難看出,多元化發展要根據服裝企業自身發展需要,符合市場規律。并不是每個服裝企業都適合多元化模式,棉花供給一度出現嚴重緊缺,而棉花價格也水漲船高。一直處于產業鏈前端的主要提供面紗等棉紡織品,在棉價高企之時議價能力增加。對那些迫切突破服裝企業發展瓶頸,意欲通過多元化獲得更大提升的服裝企業,多元化可能并不一定是一劑靈丹妙藥。在沒有進行全盤衡量和調研之前,服裝企業選擇多元化發展需謹慎。
一般來講,服裝企業只有在主營業務具有核心競爭力、穩居市場領先地位后,才能進行多元化經營。相關專家在分析服裝企業集團發展過程時就曾指出適合服裝企業發展的順序是:集中發展核心產品———向相關多元化延伸———不相關多元化經營。也就是說服裝企業在選擇經營戰略時,應該有“先做實,再做大”的思想。否則,盲目進行多元化擴張,資金、技術和管理等方面跟不上的話,新業務反而會成為服裝企業的包袱,甚至會產生多米諾骨牌的連鎖反應而危急到服裝企業的生存。
對于實力一般的中小服裝企業來說,除非現有服裝市場已經飽和,需求下降,或競爭對手太強而難以維持銷量,否則盲目進行多元化勢必讓服裝企業遭受更大風險。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