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服裝生產效率是響應市場的考驗
西班牙最大服裝公司以466億美元的身價取代沃倫·巴菲特成為全球排名第三的富豪。身價的飆升無疑昭彰著強大的盈利能力,旗下的著名品牌ZARA則在世界第三大富豪的"誕生"中功不可沒。作為世界快時尚鼻祖的ZARA,多年來為人稱道的一直都是其驚人的貨品流轉速度。不可超越的服裝上架周期儼然已成為ZARA問鼎行業龍頭的制勝秘訣。
中國經濟的迅速發展也帶動了快消費在中國市場的發展。尤其20-30歲的年輕人,他們購物頻率高,對款式、色彩、價格、個性化、流行時尚等十分敏感。與此同時,中國的當前年輕群體人口基數大,一旦培養起其對品牌的忠誠度后,對服裝企業未來的發展也大有裨益。對此,服裝企業不斷在產品上下功夫,以迎合當前年輕人的消費趨勢。
但在中國快消市場,中國服裝品牌并不占優勢。據一份針對快時尚品牌的消費者認可度調研報告顯示,排在前列的分別為:H&M、ZARA、優衣庫及MANGO,中國快時尚品牌境遇尷尬。究其原因,超過一半的消費者認為本土品牌的設計跟不上潮流,款式更新速度慢,同時,其價格優勢同國外品牌相比也不再明顯。而造成中外差距的根源就在于速度。據悉,ZARA從設計到銷售,周期可控制到15天以內,甚至當天完成,它也是全球唯一的一家能夠在15天內將生產好的服裝配送到全球850多個店的時裝公司。與此相比,傳統服裝生產周期則要60天。
這種高速度所帶來的高利潤也使ZARA模式也成為國內眾多服裝企業爭相效仿的對象,中國企業紛紛在周轉流程上苦練內功,從采購、生產、物流及零售等方面入手,積極打通服裝生產各環節的產業鏈、構建信息化系統,加快終端反應速度。即便如此,國內快消品牌在周轉速度上同ZARA還是存在一定的差距,反而在庫存上以絕對的"優勢"趕超對方。
面對速度之困,服裝企業該何去何從?現在,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意識到科技的重要性。從購買先進的設備到信息化平臺的建設,不斷加大科技投入,已成為企業降低生產成本、縮短反應周期以及加強終端控制能力的重要手段。在企業生產縫制環節,機電一體化設備的應用已經成為主流。有關部門對一款自動開袋機在服裝加工工廠的使用情況的跟蹤統計,得到以下一組數據對比:在做夾克衫內口袋工序上如依照原傳統工藝需要8個人,現在用了自動開袋機后只需要1個工人即可,節約7個工人。
除了機電一體化設備,近年來吊掛系統的使用也成為企業提升產能的重要手段。通過結合企業生產流程的具體情況,設定吊掛系統在生產各環節的傳輸速度,這樣不僅有利于企業各環節服裝生產效率的整體提升,同時也能夠幫助企業對生產流程環節進行更好地把控,在制定年度計劃、安排生產任務時有的放矢。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