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紡織服裝企業加大棉紗進口量
由于近年來國內外棉花價格持續倒掛,進口棉成為國內紡織服裝企業間的搶手貨,拿到配額的,就等于搶占了成本先機。從2012年起,國內外棉花價格差距就一直在擴大,價差最大時曾達到6000元/噸。2013年,價差開始出現收窄的趨勢,但仍然維持在4000元/噸左右。由于進口棉花配額受到限制,國內棉花價格不僅高,而且拋儲的多是陳棉,難以滿足生產需要,國內紡服企業轉而追逐進口棉紗,從而致使我國一季度的棉紗線進口大增。業內人士分析稱,由于棉價倒掛具有持續性,近幾年我國棉紗線進口也呈現逐漸上升的勢頭。
今年1月份,我國進口棉紗18.19萬噸,環比增長8.56%,同比增長153.82%;盡管2月棉紗進口量有所回落,但仍處于近幾年高點,在10萬~12萬噸之間。3月份棉紗進口199427噸,出口51612噸,凈進口處于歷史高位。進口增幅較2月擴大138.54%,較去年同期擴大94.55%;同比上升61.04%
海關數據顯示,2012年巴基斯坦是我國棉紗線進口最大來源國,去年全年我國自巴棉紗進口數量為55.5萬噸,同比增長87%;進口額為16億美元,同比增長55%。除了巴基斯坦,去年排我國棉紗線進口來源國第二位的是印度,去年全年我國自印度進口棉紗總量為30.6萬噸,同比增長123%;進口額為10.1億美元,同比增長94.4%。另據印度紡織部門的數據,2012年前9月,印度累計向中國出口棉紗22.2余萬噸,同比增加7.8萬噸。而今年第一季度印度已經超過巴基斯坦成為我國棉紗線第一大進口來源國,進口額達到4.7億美元,增幅達117%。印度具有較大的棉花資源優勢,據印度棉花協會(CAI)預計,2012/13年度棉花供應量為4129萬包,國內棉花消費量預計2750萬包,多余的棉花為1442萬包,自給充足還可用于出口。從2008年至今,印度國內棉花現貨價格一直低于中國棉花現貨價格。
此外,在近日舉辦的第十屆中國國際紡織紗線(春夏)展覽會上,印度、巴基斯坦紡織企業參展團約占整個海外參展團的九成,共有近百家印、巴棉紗企業參展。據了解,在展會上,為搶灘中國市場,兩國的棉紗企業均帶來了多種規格的棉紗產品。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