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云卸任CEO前最后一筆投資落定寧
投資完成后,阿里巴巴將成為高德第一大股東,阿里巴巴董事局執行副主席蔡崇信和無線事業部總裁吳泳銘將擔任高德公司董事。此前,在阿里投資高德市場傳言的推動下,高德股價在過去10個交易日中持續快速上漲,其中從4月26日的10.5美元,上漲至5月9日的15美元,漲幅高達43%。
從入股新浪微博到高德軟件,馬云CEO任上最后十天內完成兩筆重要投資。在外界看來,阿里巴巴激進的投資策略透露其對于彌補自身“短板”業務的迫切,特別是業內盛傳的阿里巴巴上市計劃,或許會因為此前頻繁的投資獲得一陣估值推高。而對于缺少“互聯網基因”的高德而言,加入“阿里系”可完成從工具向移動生活服務的轉型。
阿里落棋O2O
入股高德,被視作是阿里繼續布局O2O領域的關鍵動作。
在BAT(百度、阿里、騰訊)三巨頭中,與已經擁有地圖業務的百度、騰訊相比,地圖一直是阿里的“短板”。盡管此前阿里投資并追投從地圖業務起家的丁丁網,但丁丁網的重要資產在于優惠券打造的O2O業務,地圖業務并未做大;去年10月,淘寶本地生活推出了“地圖搜”,用戶可以通過地圖搜索優惠和商戶,但直至目前尚未在業界形成影響力。
而從導航業務起家的高德也有自己的煩惱,盡管早在2010年就提出向移動生活位置服務門戶轉型,并試圖將地圖打造成移動生活服務的平臺和入口,但由于缺乏互聯網基因,正遭遇來自百度地圖等互聯網企業的挑戰。
高德今年第一季度財報表現并不理想,財報顯示,第一季度公司凈營收為3430萬美元,同比下降3.9%;凈利潤為570萬美元,同比下降35.9%。營收、凈利雙降,除了淡季原因外,另一個重要原因在于,重要客戶寶馬轉投競爭對手,導航遭遇困難的一年。
阿里擁有的是電商數據,高德擅長的是基礎地圖數據,高德公司CEO成從武說,兩者結合用一句話概括,就是要“建立一個大數據的生產融合服務體系,共建一個大數據未來的基礎數據庫”。
目前,高德占據中國手機地圖客戶端市場接近三成份額,阿里入股高德后,兩者的戰略合作將從移動互聯網位置服務和深度生活服務的基礎設施搭建切入,并在此基礎上,在數據建設、地圖引擎、產品開發、云計算、推廣和商業化等多個層面展開合作。
高德CFO張勤稱,其中高德將提供地理位置、交通信息數據、興趣點信息及用戶數據等,阿里則會分享其電商平臺如淘寶、天貓上商家的交易信息、物流信息和地理位置信息等。除數據交換外,高德會成為阿里中國服務的主要地圖引擎提供商。
成從武預計,此次交易將于一個月內完成。交易結束后高德軟件的現金將會大增,這筆現金一方面將投入公司的自身業務,另一方面也在尋找投資并購的可能。
十天兩收購
從新浪微博到高德地圖,馬云在CEO任上的最后10天里,為阿里的移動互聯網布局做“最后”的鋪路;而在2010年以前,阿里的收購和投資步伐還始終圍繞在“電商”二字。
公開資料顯示,阿里2009年9月收購中國萬網,2010年1月戰略投資上海寶尊網,2010年6月收購美國電子商務SaaS(軟件及服務)提供商Vendio Services,“服務中小企業”依然是阿里在收購過程中最核心的選擇標準。
但現在,僅僅擁有手機淘寶和支付寶客戶端的阿里,加速嘗試尋找“更快更直接”的方法,“缺什么補什么”。財大氣粗的阿里看上去并不在乎“錯投”,更害怕“漏投”。
從UC瀏覽器、友盟、唱吧、快的打車、陌陌科技,到今年上半年備受熱議的新浪微博和高德地圖,通過一系列收購和戰略投資,阿里顯示出其對移動互聯網的戰略決心。
其中,UC、新浪微博、陌陌分別以瀏覽器和移動社交成為移動互聯網重要入口,友盟提供移動數據分析,高德地圖則構建了O2O的入口,加上淘寶、聚劃算、美團等電商平臺,以及支付寶這一O2O業務的重要“黏合劑” ,阿里O2O閉環搭建基本形成。
對于積極為整體上市做準備的阿里而言,頻繁的收購或將向資本市場講出更高估值的“故事”,但未來如何將上述資源進行協同整合,依然考驗著繼任者陸兆禧的智慧。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