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馬遜有可能與“競爭對手”阿里巴巴洽談合作
作為美國的第一大電商,亞馬遜有可能調整其在中國的發展思路:與長期以來的“競爭對手”阿里巴巴洽談合作,并有可能將其中國業務進駐天貓發展。
據消息人士透露,兩周前亞馬遜全球BD負責人推動中國區負責人與天貓高層密會溝通,主要內容是探討亞馬遜與天貓合作及進駐的可能性。
值得注意的是,此番合作由亞馬遜全球直接溝通。新浪科技曾就此事向亞馬遜中國咨詢,得到的答復是暫不知情。由總部牽頭洽談此事,則意味著亞馬遜全球更加重視中國市場的發展。
亞馬遜此番舉動的背景是,越來越多美國互聯網公司發現,下一個巨大的市場機會是在亞洲。
就在亞馬遜拜訪天貓的前幾天,2013年美國電商零售展(Internet Retailer Conference & Exhibition)在芝加哥召開,活躍在互聯網、投資行業的美國前副總統、也是蘋果董事會成員及谷歌高級顧問的戈爾(AI Gore)以《互聯網及商業的全球機會》為主題進行了演講。
其中重要的觀點之一是,隨著人口的急劇增長,亞洲的電商市場將扮演越來越重要的角色。
戈爾同時舉例稱,去年第四季度商品的交易量,僅僅是阿里巴巴一家,就超越了amazon.com及eBay的總和。另外一個例子則是中國市場iOS及Android的增長,也在1月超過了美國。
“即使你的公司現在增長還不錯,但你也需要有全球化的視野,因為你的用戶甚至競爭對手,都不一定在美國。”戈爾說。
回歸到亞馬遜本身,其在中國發展已經接近10年,但市場份額并不理想。
根據易觀發布的2012年中國B2C市場交易份額,天貓商場以44.1%位列第一,京東商城以16%排名第二,隨后是騰訊電商易迅網3.8%、蘇寧易購3.5%,亞馬遜中國僅以2.3%的市場份額位列第五,第六明則也是發展了10年的當當網,市場份額為1.5%。
雖然亞馬遜中國在接受采訪時,經常以“長期”這個詞來強調發展策略,但在競爭如此激烈的電商競爭中,其確實需要改變一些思路來改變其不利的競爭地位。
“投入競爭對手懷抱”可能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實際上目前除了京東商城、蘇寧易購及亞馬遜中國,其他B2C平臺如當當、1號店、國美等均已入駐天貓。
不過上述入駐B2C公司與亞馬遜中國一樣,在開放平臺部分與天貓也存在競爭,所以他們更多選擇的是將自營的業務,如圖書、百貨及3C家電入駐,用當當網總裁李國慶的話說就是“走出去、引進來”。
當然加入天貓可能在輿論上會被認為“認慫”,至少當時當當入駐天貓的時候就被如此評價過。但實際入駐天貓給當當帶來了銷售額及每月幾萬的新客戶。
對于是否害怕用戶被稀釋,當當在此前采訪也給出了一個重要原因,就是用戶重合度不高。據當當王介紹,喜歡在當當、亞馬遜中國這樣老牌B2C購物的用戶,均屬于收入、學歷、年齡三高人群,比天貓和淘寶要高很多。
這也是亞馬遜中國入駐天貓的重要參考。不過目前亞馬遜并沒有與天貓達成最終的合作,值得注意的是,一旦亞馬遜最終決定入駐天貓,則意味著電商行業中經常處于風口浪尖的京東商城將更加孤獨,并且面對更加激烈的競爭。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