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制服裝的現狀及定制服裝的發展前景
量身、設計、選面料、剪裁、成衣……一卷量尺、一把剪刀,裁縫這個傳統的職業,曾在成衣風潮中淡出人們的視線。如今,隨著個性化需求越來越強烈,定制服裝再次煥發出勃勃生機。
記者調查發現,目前,主城幾大商圈的服裝定制店就有近百家。不過,由于缺資金缺人才,并沒叫得響的品牌,重慶服裝定制如何搶占流水線生產的市場,還有許多課要補。
在觀音橋商圈某寫字樓上的一家高級成衣定制店中,有專為顧客準備的沙發、茶具。店主小靜說:“不少老顧客逛街逛累了,會順便到店里來休息、聊天。”
雖然小靜的服裝定制店開業僅3個月,但是她一個月已能接到20~30件的訂單。
定制服裝 旺季月入四五萬
“這不是華倫天奴的走秀款嗎,太漂亮了。”20日,在江北區觀音橋商圈“我·高級成衣定制”店中,陳女士正在挑選定制的款式。在這家成衣定制店中,能看到不少當季的國際大牌走秀款服裝。“相對國際大品牌的價格,定制服裝肯定有很大的優勢。”店主小靜告訴記者,店里制作了不同款式的樣衣,供顧客挑選試穿。
小靜告訴記者,定制服裝旺季在冬季,現在是定制的淡季,雖然她的小店今年3月才開業,但已吸引了不少顧客,一個月可接20~30件的訂單。臨江門夢裳服裝定制店已開了十多年,老板蔣藍表示,旺季時一個月的收入有四五萬元。黃桷坪渝A服飾店店主張普學的是服裝設計,2010年畢業后,他就與朋友一起開了這家服裝定制店,“一年利潤有十多萬元”。
價格不低 冬衣基本上千元
陳女士在“我·高級成衣定制”店看上的這款服裝,國際品牌標價是幾萬元,而定制只需1000多元。“國際大品牌不能量身定做,而定制可根據自己的需要進行修改。”陳女士說,除了價格低,定制服裝更適合自己。
雖然定制與國際品牌一樣款式的服裝價格要低很多,但定制普通服裝跟商場比價格并不占優勢。“一個工人的日工資在200元左右,一天能做一件普通的衣服,如果有釘珠之類的手工活,時間就更長。”小靜說,算上店面租金、人工費、面料費,定制服裝的成本并不便宜。“面料品質和做工都有保障,服裝更合身、獨特。”小靜介紹,她們的服裝面料都是進口的,真絲面料在江浙一帶找供應商。
記者從多家定制服裝工作室了解到,根據不同款式、面料,連衣裙收費從200~1000多元不等,而冬天的大衣基本要上千元。
顧客年輕 定制店有近百家
“前幾年,來做衣服的人大多集中在40到50歲,如今,20多歲的年輕人也愛上了定制服裝。”江北融景城“周時服飾”店老板周尚友告訴記者,自己十八歲就拜師學做衣服,學了四年就出來開了這家店,有一批固定的顧客。現在不少時尚的年輕人都喜歡把在雜志上、電視上看到的服裝款式拿到店里定制。“教師、銀行、政府部門的顧客最多,他們比較重視自身形象。很多人做一次衣服后就會經常來,還推薦了很多朋友。”小靜說,她的顧客年齡集中在20歲到40多歲。在蔣藍的店中,定制職業裝的白領占了大多數。
張普說:“最初開店覺得專業對口,沒想到來定的年輕人還很多,從2010年開店到現在,顧客量已是開店時的兩倍。”
“現在,很多自己不懂裁縫技術的人,也雇人開起了服裝定制店。”蔣藍告訴記者,最近兩年,附近新開的店就有4家。
“一些企業包括服裝定制店,都在準備搶占這個市場。”重慶服裝行業協會相關負責人劉先生表示,據該協會初步估算,去年重慶職業裝定制市場不低于100億元。
記者調查發現,僅在江北區觀音橋商圈就有20家大大小小的服裝定制店。而在渝中區、南岸區、九龍坡區、沙坪壩區的商圈附近,網友也推薦了不少定制服裝店。記者粗略統計,主城五區商圈及周邊的定制服裝店就有近100家。{page_break}
原因
品質可靠 能滿足個性需求
現在成衣越來越多,定制服裝沒有太多價格優勢,為何越來越多的人想在這里分一杯羹?
“隨著生活水平、消費水平的提高,市民對服裝品質也有了更高的要求。”張普表示,不少顧客會選擇定制一些個性化的服裝,“當價格不再成為一種障礙之后,大家就會有更多的需求,而定制講究的就是一種文化態度,一種純粹自我的實現。”張普說,有的顧客還會要求設計自己專屬的圖案繡在衣服上。
20多歲的杜小姐是一少兒培訓機構的老板,在商場買衣服她常常會遇到一些尷尬。“穿小號的緊了,穿中號的又大了。”杜小姐說,定制服裝能夠更貼身,面料和款式還可自己提供。她喜歡定制一些大牌服裝的款式,比如紀梵希的大衣和小西裝等,“這些衣服做下來一般要一兩千元,但是很合身,店家服務的態度也很好”。“定制服裝相比流水線上的服裝,做得更精細。”在“我·高級成衣定制”店選款式的陳女士表示,商場的成衣唯一能選擇的只有服裝的款式、顏色以及型號,也許合身也許湊合,但總有瑕疵,無法滿足期待。
“如果試穿后不滿意,可根據顧客的要求再修改,但是在專賣店買的衣服,水洗或剪了吊牌后就不能退換貨了。”蔣藍認為,現在定制衣服的顧客大多注重品質,定制店的售后服務也更有保障。“我和朋友到北京、上海等地考察,發現定制服裝市場非常大,就和朋友合伙開了這家服裝定制店。”小靜說。
困境
缺錢缺人 沒叫得響的品牌
“現在做服裝定制,市場大但競爭也大。”江北PANTINA定制服裝店老板田林江表示,他去年接手家里的服裝定制店,雖然開了近30年,但發展面臨諸多壓力。
“資金壓力大。”田林江表示,服裝定制店需要做一些樣品,積壓了不少資金。“主要的投入是租金、裝修、縫紉設備、采購、工人工資等。”小靜也告訴記者,她和朋友開店前期投入10萬元左右。記者調查發現,不少定制服裝店都選擇商圈的商務樓里,“臨街店鋪租金貴,壓力更大”。
“很多工人更愿意到工廠做,因為有保障。”田林江表示,現在縫紉工人不好招,服裝定制店分淡季和旺季,工人按所做服裝的件數提成,“淡季有時候就比較慘”。同時,相比流水線的操作,定制服裝對工人的技術要求更高一些,“以前店里有10個工人,現在只有4個工人,忙不過來就只有自己親手做”。
“現在電商的發展很快,網上的服裝銷售也對定制服裝造成了一定沖擊。”田林江表示,雖然市場巨大,但店里的顧客增加并不多。
“單獨作戰,沒有叫得響的品牌。”田林江正在為定制店的前景犯愁,沒有像大品牌一樣樹立自己的品牌,成為目前不少服裝定制店的一個弊病。
探路
開拓市場
借網絡平臺攬客
靠口碑相傳吸引顧客是服裝定制的傳統手法,如今為積累足夠的客戶,不少服裝定制店開始借助網絡手段攬客。
今年初,田林江建立了網站,“現在有近3成顧客來自網上”。
小靜也借助微博和淘寶網推廣自己的店鋪。“現在已經有不少外地的顧客,選好款式、量好尺寸發給我們做。”小靜表示,服裝定制,要根據客戶的身材和特點等要求來制作,必須把服裝做好,才能迎來更多的回頭客,“一件衣服反復修改幾次,也是常有的事”。
建議
找準定位
品質好才能勝出
“服裝作為傳統行業,定制潛藏著巨大的市場空間。”重慶服裝行業協會相關負責人劉先生表示,重慶不少定制服裝店并不是高級服裝定制,從價格上看,不僅遠低于國外的服裝定制,也低于一線城市。
首先,定制服裝行業需要有明確的行業規范。“服裝定制店的圈子大小、品質高低,決定了其發展的前景。”劉先生表示,服裝定制對專業技術要求高,首先店主要懂行,如果你不懂、不會剪裁和設計,光靠雇人來做是遠遠不夠的。已在服裝定制領域摸爬滾打十多年的蔣藍也認為,對服裝定制行業來說,誰設計、制作的衣服最契合客戶的要求,誰就能在競爭中取勝。“為了做出品質好的衣服,我還親自上門給顧客量身。”張普說,他18日接了一單,顧客住在西彭,來回花了三個小時,“只有對顧客量身后才能進行裁剪和提出設計建議”。
其次,任何行業都講究定位,服裝生意也不例外。小靜表示,她就主要針對白領,款式也都做大牌的款式。“先把品質做好,留住顧客,再說賺錢的事”。
第三,做任何生意選址都很重要。劉先生認為,選址必須要考慮成本,高檔店面肯定會選在商務人士聚集的地方,房租就高;走中低端路線,選擇稍偏僻一點也沒有關系,房租也便宜。
不過,劉先生認為,重慶的服裝定制市場還在起步階段,市場還需培育。因此,希望政府在政策、資金、技術方面給予支持,對優秀定制服裝工作室、優秀設計師等,給予一定的幫扶政策。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