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裝業轉型不易電商模式需創新
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預計,2013年中國網絡購物市場交易額將達4076.1億元,服裝服飾已成為網購的第一大商品。但與此同時,服裝行業的整體形式卻不容樂觀?;谏a要素成本不斷上漲、國內經濟增速趨緩等長期不利因素影響,服裝企業發展壓力重重,轉型升級需要良方。
在此形勢下,電子商務能否帶來新的出路?服裝產業電商化是否成為未來趨勢?昨日,2013廣東時裝周的重頭活動——廣東服裝產業轉型交流會暨電商發展論壇于廣佛智城舉行。廣東服裝行業協會、服裝類電商企業等齊聚一堂,就這一困境進行了探討。
內憂外患
服裝行業市場堪憂
廣東省服裝服飾行業協會會長劉岳屏認為,服裝產業數量增長時代已經基本結束,大多數企業正在從產品營銷,轉向商品營銷,甚至文化營銷。劉岳屏指出,服裝行業總體面臨著結構調整和升級,如何以創意為核心,以提高產品價值的品牌貢獻率和科技貢獻率為目標,建設以質檢為基礎、以創新為靈魂、以快速反應為活力、以社會責任為實現過程的“四位一體”的有良好品牌生態的優勢服裝品牌,將是未來服裝業轉型升級的重要方向。目前在國際市場低迷、經營成本不斷攀高等因素共同作用下,企業訂單不穩、信心受挫,一部分企業正在嘗試向價值鏈高端轉型,但受制于經驗、意識、資金、人才、環境等方面,轉型依然任重道遠。
記者從論壇上發布的《廣東服裝產業轉型升級路徑探索報告》中了解到,今年上半年廣東仍被新生代工人、內地經濟發展、珠三角生產成本增長等問題所困擾,因為招工難,廣東服裝企業的用工成本明顯上升,隨之產品價格不斷上漲,訂單只能繼續向成本更低的地區轉移。加之國際市場低迷、國內經濟增速放緩以及融資難等問題,服裝企業家發展信心不足。
發展電商
三大障礙成阻礙
論壇上,與會嘉賓普遍認為,服裝擁有易保存、易送達等極為適合電商模式的特點,但是目前服飾行業電商發展存在三大障礙,比如企業家的電商意識錯誤、產業供應鏈落后、社會資源配套不夠完善。
中研國際時尚品牌管理咨詢集團事業部總經理蘇真認為,變革時代服飾品牌想取得長遠發展,首先要優化意識,改變態度。除此之外,服飾企業家還必須具備新品牌意識,隨著移動互聯網的發展,消費者具備更多的知情權、選擇權、決策權,這就需要企業家把消費者放在首位。
蘇真認為,當前是數字消費的時代,電商企業家必須讀得懂宏觀數據、競爭數據、運營數據等。“為了更好地推廣產品,在電商時代還必須線上線下同時做全渠道營銷,它主要包括品牌傳播全渠道、消費互動全渠道、銷售終端全渠道。”
轉型不易
電商模式需創新
樂淘(中國)有限公司高級市場總監崔璨認為,傳統制造商做自有品牌零售,看起來很美,但是面臨著無零售基因、店租過高、庫存積壓等問題,但他并不以為做電商就可以將這些問題輕松解決。
“目前傳統制造商做電子商務有三個麻煩,比如沒有電子商務經驗,投入時間和試錯成本高,人才難配、人才難留等。”崔璨認為,廣東制造商在轉型期真正需要的是解決如何不改變原有制造基因也能做品牌;如何不用積壓庫存也能做零售、如何把毛利做到50%以上等問題。
去年淘寶率先提出的C2B模式被不少人認為是一種新模式,因為它“不僅可以聚合大眾需求,同時也能開源節流,以銷定產、降低庫存。”對此,崔璨認為,目前最適合傳統制造商的道路就是3D個性定制+C2B+社區化。類似廣佛智城區域化電商一條龍服務正符合這一模式,對于計劃進軍電商領域的服裝企業可以進行嘗試。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