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凰涅槃再創輝煌 社會各界幫助渡難關
鳳凰經歷烈火的煎熬和痛苦的考驗,獲得重生,并在重生中達到升華,稱為“鳳凰涅槃”。一場意外火災燒毀了德匯國際廣場,3000多商戶傾家蕩產,新疆德匯集團被逼入絕境,然而在董事長錢金耐誠信承諾下,在來自社會各界的支持中,經歷了生死考驗的德匯,就像傳說中涅槃的鳳凰,歷經5年的奮斗,不但獲得了重生,更是成為引領新疆甚至是中亞地區服裝時尚的領頭羊。
“砸鍋賣鐵也要賠”
2008年1月2日,一場意外火災燒毀了德匯國際廣場,讓這座國際商貿城中的3000多商戶傾家蕩產,上萬人陡然陷入困境。這時,在火災中損失4億元的德匯實業似乎只剩下一條路可走,讓德匯國際廣場的投資主體新疆火車頭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實施破產,因為這樣合乎法律,風險最小、成本最低、簡便易行。
面對受災的商戶,錢金耐三次拭淚。他數次提到了“責任”兩字,承諾“哪怕就是砸鍋賣鐵,我們也要做好商戶的賠付工作”。在德匯國際廣場商戶大會上,一身黑西裝的錢金耐宣布:重建德匯國際廣場,同時鄭重承諾完全依靠企業自身的條件、能力,全額賠付3046戶商戶的直接損失。這就意味著,有限公司要承擔無限責任,由德匯承擔全部賠償責任。
原德匯實業集團黨委書記李文杰曾問錢金耐:“面對天大的困難、如山的壓力,你難道沒有想過一走了之?”錢金耐答:“想過。”他隨即又補充,“走出不遠,剛到達坂城就折了回來。”錢金耐說,那一刻,他想到了跟著自己打拼十多年的員工,也想到了3000多個商戶。“如果我一走了之,他們怎么辦?不能把安置的包袱扔給社會。堅持有可能成功,但放棄只能是死路一條。”
為了籌集巨額的重建資金,錢金耐斷然決定先暫停利潤豐厚、前景廣闊的火車頭國家二類口岸業務,騰出倉庫庫區,用以安置3000多受災商戶,并免一年租金。同時,斷然賣掉了私車和藏品、抵押了別墅,多次往返于浙、新兩地籌資。錢金耐認為哪怕每個商戶只能分到5—8平方米的地方,他們就能與原來的客戶維持業務聯系,士氣就不會散,就有重生的希望。市場是扎堆的,相聚成市,十分不易,一旦商戶散掉,那就再也爬不起來了。商戶拿著政府和德匯擔保的3萬元貸款開始恢復生意,再聚人氣。
2009年6月19日,德匯借款8000萬元建成的德匯火車頭兒童用品大世界盛大開業,1304戶受災商戶喜遷新居,開始在這里長期固定經營。這意味著,錢金耐在火災后“不惜一切代價,哪怕砸鍋賣鐵也要賠付商戶損失”的承諾開始兌現。
社會各界幫助渡難關
回顧德匯與3000受災商戶這五年來走過的路,有太多的艱辛與淚水,也有太多的感動。
火災發生后,在大家最絕望的時候,自治區、烏魯木齊市主要領導冒著嚴寒及時趕到現場查看災情,指導救災。烏魯木齊市委、市政府完成了對火災受災商戶財產的核財、核損等主要的善后工作;及時解決受災商戶生活、就醫、子女上學等一系列惠及民生的解困政策。
來自家鄉的問候也讓錢金耐感到溫暖。在疆的眾多溫商不約而同地放下自己手頭的生意,為德匯奔波幾個月,組織捐款捐物,幫忙接待幾十批上訪受災戶。全國各地的溫州企業家也放下自己的事業,來疆幫助錢金耐安置受災戶,出點子,想辦法;溫州幾大銀行行長來到德匯,專題討論異地擔保貸款,支持德匯重建。
據統計,烏魯木齊市“1·2”德匯國際廣場火災發生后,社會各界紛紛向烈士家屬和受災商戶捐款捐物,捐款達1487余萬元,并已全部用于受災商戶的災后重建工作。
在新疆、浙江兩省區的共同關心和幫助下,數千商戶和德匯人重新樹立起了信心,并勇敢地承擔起了重建的重任。他們不言放棄,不言失敗,在困難面前挺身而出,誓言三年翻身。
“感謝那些在我最困難的時候給了我幫助的各級政府和朋友。”談起那段艱難的時光,錢金耐懷揣著一顆感恩的心。
鳳凰涅槃再創輝煌
鳳凰涅槃,五年過去了,新建的德匯名品廣場成為了全新疆最大的商業批發大廈,不但恢復了昔日的雄風,而且發展得更好,已成為新疆商業地產的領跑者。
五年來,新疆德匯集團經歷了1·2火災的洗禮又邁上了一個新臺階。2011年9月19日,德匯名品廣場——原德匯國際廣場在一片廢墟中建成,并舉行了交付儀式。1700多位產權投資戶、使用權戶獲得了與火災發生前同等樓層、同等面積商鋪的賠償,錢金耐也實現了災后對“三千受災商戶100%安置和賠付”的鄭重承諾。
如今德匯集團下轄投資管理公司、房地產開發公司等5大分支公司的經營管理走上新的臺階。2012年9月份,德匯旗下市場交易額突破100億元,并承辦首屆亞歐絲綢之路服裝節。
德匯董事長錢金耐對德匯的未來做了展望。他說,未來5年,德匯將以男裝、女裝、童裝、民族服飾為核心,堅持批發為主、批零兼營,通過差異化經營,將火車頭·德匯新天地項目打造成為中西亞地區領先的個人時尚服裝服飾產品的交易中心、倉儲物流中心和設計發布中心。
一個宏偉的回報社會的計劃已經在德匯人心中成型——投巨資建一所民族服裝培訓學校。這所學校將在南北疆招集萬名民族手工藝者和繡娘,并聘請國際著名設計師擔任名譽院長來疆指導,讓具備鮮明民族特色的服裝,在大師們的包裝和影響力下,與時尚元素相融合,最終推向世界。
今年9月,德匯集團承辦的第二屆亞歐絲綢之路服裝節將盛大開幕,這預示著德匯大發展的又一個里程碑。
德匯集團2013年上半年工作總結表彰大會上,錢金耐這樣說,“2013年我們面臨著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機不可失,時不我待!更面臨著繁重的任務和巨大壓力。我們要進一步增強責任意識和危機意識,進一步堅定信心,以對德匯事業和全體德匯人負責、對所有幫助過德匯的各界人士負責、對歷史負責的態度,用非凡的才智和辛勤的汗水把德匯跨越發展帶入一個嶄新的事業平臺。”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