奢侈品大牌市場陷入怪圈:一年漲價兩次
業內人士表示,盡管這些品牌在中國的定價偏高,但高端消費者的消費行為和消費心態并沒有因此而受影響。不過如果高到離譜,這些品牌最終或被市場拋棄。
發現
奢侈品要漲價代購開始提價
奢侈品頻現漲價潮。繼2月19日著名品牌路易威登(LV)在內地及澳門地區全面調價后, LV近日再次展開全球范圍調價。近期,LV法國官網的價格悄悄進行了調整,此次調整涉及LV數款手袋,其中包括經典系列Never Full、Speedy、Noe、Alma等,調價幅度在10%左右。
記者發現一部分奢侈品代購店紛紛打出“奢侈品要漲價”的招牌,號召消費者“分秒必爭”。受漲價消息的影響,目前已有部分淘寶代購店主貼出了調價通知,大部分淘寶店主則表示,目前本次調價還未涉及中國市場。
“目前我們的幾款LV明星產品存貨,如LV的純羊絨圍巾、幾款老花的經典包等。都是維持原價銷售,到年底將會調價。按照慣例,歐洲先漲,香港隨后,大陸專賣店也會漲價。由于國內關稅及其他費用高,代購目前還是有一定市場的。”淘寶代購商這樣告訴記者。
走訪
一年漲價兩次只因購買力強
得知奢侈品將調價的消息后,記者立刻走訪市場調查。“近期,在法國已經發布了調價信息,近日歐洲一些國家也將調價。年底之前將波及大陸,進行漲價。”國貿商城LV專賣店的銷售員向記者介紹,“本次漲價涉及的范圍比較廣,小到LV的一根筆芯都將有一定的漲幅。預計漲幅將在7%-10%之間。”
隨后記者走訪GUCCI、愛馬仕、普拉達等國際一線奢侈品品牌,銷售人員雖表示目前暫時沒有接到漲價通知,但根據奢侈品的漲價“定律”,最晚到年底也將進行調價。奢侈品漲價并不稀罕,自從這些品牌進入中國以來,平均每年都要漲2次。
“早些年消費LV的人很少,而如今隨著LV、GUCCI等品牌消費群擴大,關注的人多,價格敏感度自然高了。”一業內人士告訴記者,“愛馬仕的漲價就沒有太大動靜,畢竟像鉑金包這類產品動輒七八萬甚至十多二十萬,要排幾年長隊甚至要加價,并非大眾能消費的。”
一位業內人士曾透露:“奢侈品品牌的定價是基于市場進行調控的,而這一調控正是基于不同市場消費者的購買力。一般分為三個市場:歐洲市場、中國市場和北美市場。其中亞洲市場的價格最高,尤其是中國,因為中國市場很大,購買力也很強。”
事實上,奢侈品牌的漲價營銷也起到了既定效果。據不少奢侈品牌銷售人員表示,盡管價格有所提高,但大多商品還是處于供不應求的狀態。
探因
成本是頻繁漲價的真實原因?
奢侈品大牌的價格似乎永遠不受經濟形勢的影響。按照LV、CHANNEL等奢侈品品牌官方的說辭,是綜合考慮了原材料、匯率等變化,所以要在全球范圍內上調價格。
成本真是奢侈品漲價的真實原因嗎?據一位業內人士介紹,奢侈品全球定價有一定的計算公式,即:
原材料5%+加工成本10%(含設計、成品加工、運輸)+利潤保有率20%(品牌定價與年度價格漲幅)+廣告與公關活動成本8%(年度)+專賣店年度拓展成本6%(含商業便利條件)+人力資源團隊成本10%(年度)+進口關稅、消費稅、部分增值稅等綜合稅率平均值16%=歐洲市場零售價格
縱觀奢侈品的發展,不斷漲價無疑成為其最重要的營銷策略。奢侈品“高價位”這一特性,不僅是奢侈品精神價值的體現,更是使用者顯示其身份和地位的重要手段。在匯率變化、通貨膨脹的經濟形勢下,不漲價就意味著貶值,也意味著擁護者的流失。
價高不影響銷量,這在奢侈品行業是很正常的事情。就連很多奢侈品從業者也很驚訝這個“越漲越買”的奢侈品怪圈。
“消費者購買奢侈品更多的是一種精神層面的需求。生活必需品如果降低價格可以吸引人的眼球,但奢侈品如果價格太低反而無人問津,對于購買奢侈品的消費者來說,能在漲價前買到產品,就是賺到了。”一位品牌銷售商表示。
“產品可以提高價格依然不影響銷售,何樂而不為?”有業內人士說,“如果有人認為奢侈品太貴,自己可以不買,但如果有相當數量的顧客不介意,愿意為歷史、工藝等品牌附加值買單,你就無能為力了。價格最終會由市場調節,高得離譜自然會被市場拋棄。”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