奢侈品市場遭遇“急剎車” 臨近歲末面臨“失寵”
臨近歲末,又到消費品市場紅火的季節。然而,對于某國際品牌皮具太原市場運營總監胡先生而言,這段日子,除了能真切感受到室外連續降溫的陣陣寒意外,太原奢侈品消費市場的低迷更讓他感到加倍寒冷。今年以來,隨著中央八項規定、反對鋪張浪費等措施的貫徹落實,一向“牛氣沖天”的奢侈品市場遭遇了“急剎車”行情,銷量也降到近年最低點。LV(路易威登)、 GUCCI (古奇)等一大批奢侈品品牌不僅削減了中國市場投入份額,而且現營店面也遭遇了銷售額下降、銷售周期加長的窘境。
銷量出現“急剎車”
11月27日,一個普通的工作日,太原白天室外的溫度已降至零攝氏度以下。上午10時許,記者走進位于新建路上的一家大型名品商廈。一進門,店內溫度宜人,輕柔舒緩的音樂回響在耳畔,令人心曠神怡。然而,記者行走在這座國際品牌云集的商場內卻發現,不少奢侈品專賣店生意冷清,可謂門可羅雀,導購員們看到有顧客進店都會十分熱情地接待。
在該商場一家國際名表專賣店,記者以顧客身份詢問購表事宜。“我們是國際頂級名表品牌,每款手表的價位均在10萬元以上,”導購員告訴記者,由于該品牌表的定位及品質較高,一般個人消費的情況不多見。“現在嚴查公款消費,銷量肯定是受影響。”
名表的公款消費受到遏制,名包、珠寶、香水等奢侈品的銷量下滑也十分明顯。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業內人士告訴記者,目前,不少奢侈品牌的購買人群明顯“縮水”,絕大多數品牌的銷售業績沒有達到年初目標,最多的少了三成以上。據長風街某百貨業專業人士介紹,今年以來,一向高高在上的奢侈品在中國的擴張顯得底氣不足。繼 LV 表示不會在中國二線、三線城市繼續開店后,近日有消息稱 GUCCI 也宣布放緩在中國的發展計劃。據相關統計數據顯示,前兩年在中國高速發展的部分奢侈品銷售增速已經從兩位數跌至一位數。
公款消費“虛火降”
“以前不少到店里的顧客,如果看上一款皮包,基本不問價格,但會對‘小票怎么開’琢磨半天;可如今,這樣的顧客基本上不多見了,個人消費成了主導。”某國際品牌皮具營銷經理李威(化名)向記者坦言,近幾年,中國送禮送奢侈品成了不少人的“潛規則”,但從去年年底開始,這一局面被悄然打破。公職人員開始有意識地遠離奢侈品,不敢買更不敢收這樣的“禮物”,由此直接導致了購買人群的減少,更造成了品牌銷售額的下降。
轉戰個人消費市場
“此時,品牌應該加強培養自己固有的個人消費人群,而不是靠過去的團購市場和禮品市場。”本市某國際奢侈品代理商小趙向記者表示,今年以來奢侈品銷售額增幅的放緩,使中國消費市場逐步回歸理性,而政府不斷加強的反腐力度也讓奢侈品轉向了個人消費市場上來,如何適應環境變化成為奢侈品行業眼下必須深思的問題。小趙告訴記者,以前各種形式的“團購”“禮品”在品牌銷售中占據重要比例,但從去年年底開始,政府官員遠離奢侈品的趨勢已經十分明顯。“八項規定”出臺后,奢侈品更是加速淡出了禮品市場。
“其實,奢侈品銷量的受挫也為行業轉型帶來動力。”小趙給記者舉例說,他代理的國際品牌皮具原先的風格多以沉穩大氣的居多,為的就是迎合公款消費人群的口味。可今年以來,他發現該品牌的貨品風格發生了極大改觀,更多的時尚元素被引入其中,同時,色調也由“暗”轉“亮”。“現在,一些追求時尚的年輕人寧愿少吃少喝也要攢錢買個奢侈品。”他認為,品牌制造商的戰略調整也恰恰滿足了這部分人的消費需求,這也充分說明奢侈品銷售正悄然轉戰到個人消費市場。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