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均絲綢消費量不足世界均值的1/5
中國商務部副部長房愛卿在北京透露,中國人均絲綢消費量僅為9克,而世界平均水平為55克。作為世界人均絲綢消費最高的國家,日本人均消費量高達217克。今后,中國將致力擴大國內外絲綢消費。
在當日舉辦的促進繭絲綢行業健康發展視頻會議上,商務部公布初步統計顯示,2013年中國桑園面積達1251萬畝,桑蠶產量64.7萬噸,全國桑蠶總收入達到230億元(人民幣,下同)。今年前十月,生絲累計產量11.2萬噸,同比增長7镎嫠可唐紡諳?9.9億元,出口29.4億美元,為近十年來較高水平。
與此同時,中國絲綢產品日趨多元化。以中國傳統絲綢之鄉的江蘇為例,據江蘇省商務廳副巡視員仲鎖林介紹,目前該省絲綢產品已不僅局限于傳統的綾羅綢緞,而在挖掘傳統織錦、吳羅、刺繡等絲質產品的同時,開發中高檔真絲服飾、家紡、藝術產品,并向醫療、食品、保健和化妝品領域滲透。
桑蠶繭絲副產物也逐步為產業綜合利用。據了解,目前各地絲綢企業已開發出桑葉茶、桑枝條培育食用菌、桑皮纖維、雄蛾酒、蠶蛹油、蛹蟲草、蛋白粉、蠶沙枕、繅絲廢水提煉絲膠、功能性蠶絲被等一系列產品,提高了資源綜合利用率和產品附加值。
然而,雖然中國因絲綢之路享譽千年且現代絲綢業不斷延伸,但中國絲綢內銷和出口額的比例仍為1:5,絲綢在國內的消費水平依然有限。房愛卿表示,隨著中國消費規模持續擴大、消費結構快速升級,人們更注重追求舒適、環保、自然的真絲服裝、家紡,絲綢產品消費潛力巨大,今后將在提升絲綢業科技水平的同時,致力擴大居民消費。
同時,中國將在走出去中優化和創新商業營銷模式、發展電子商務、建設專業營銷網絡和現代物流體系,將設計研發前移,鞏固傳統市場份額,積極開拓新興市場。
相關鏈接:
當前,絲綢內銷市場增長平穩,但國際市場出口趨勢尚不明朗,加上受土地環保能源限制、原材料價格攀升,用工成本逐年推高、資金周轉緩慢、內外銷訂單旺季不旺、經濟效益下滑等綜合因素的影響,各種不利因素對經濟的擠壓作用綜合疊加,使得行業經濟運行復蘇存在諸多困難。
面對經濟成本壓力,絲綢行業把握創新機遇,激發絲綢之路經濟發展熱情,在2013年全行業利潤繼續實現了穩定增長,外貿出口基本穩步增長。絲綢商品出口金額企穩回升、真絲綢服裝出口量與出口額齊增。
雖然今年絲綢行業的增長態勢有所放緩,但絲綢企業為發展努力挖掘市場,組織強企聯盟合作、注重絲綢文化宣傳,加大人才培養力度,努力創新推動行業實現轉型升級,可以說今年是絲綢行業發展歷程中的一個創新之年。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