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時代下紡織服裝行業發展趨向分析
打造負責任品牌促進可持續消費。
新的時代給行業社會責任工作帶來新的要求。2014年,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著眼全球經濟環境、立足行業發展形勢,在以往社會責任工作的基礎上,給中國紡織服裝行業的社會責任體系建設提出了新的命題——打造負責任品牌,促進可持續消費。
如今,如何履行社會責任,實現可持續發展已是每個行業在發展過程中都必須要思考的問題。一直以來,引導和鼓勵企業履行社會責任,助推行業實現可持續發展也被中紡聯列為行業重點工作。
近十年來,在中紡聯的組織和倡導下,在行業企業的積極配合下,在行業各相關方的共同努力和密切支持下,中國紡織服裝行業的社會責任建設贏得了國內外、行業內外的廣泛認同,并已為紡織服裝行業的可持續發展開拓了一條戰略路徑。
中國紡織服裝行業是我國第一個倡導履行社會責任、建設企業社會責任實施體系的行業。2005年,中紡聯推出了我國第一個標準化的社會責任管理體系CSC9000T,目前已經推廣實施于300余家重點紡織服裝企業,并且獲得了包括歐洲的BSCI、美國的SA8000等社會責任標準的認同與合作。
2008年,中紡聯又推出了中國第一個社會責任報告編制指南,至今已有超過60家企業在行業平臺上發布了社會責任報告,在國際供應鏈和國內政策層面引起了巨大反響。
為了在更深層次和更廣范圍內推廣行業社會責任經驗,構建行業可持續發展的合力,響應近年來國內外消費者和供應鏈合作伙伴對行業社會責任工作的新期望,以及聯合會關于深入開展社會責任建設的新要求,中國服裝協會聯合中紡聯社會責任辦公室在2014年初推出了以“負責任品牌,可持續消費”為主題的“中國服裝行業社會責任集體行動項目”,隨即得到十余家行業各品牌企業和龍頭企業的積極響應。
據了解,該項目于2014年3月正式啟動,分為發出行業倡議、服裝企業發布社會責任報告、報告評價反饋企業管理提升三個階段,歷時半年。通過聯合發布《中國服裝行業社會責任集體行動宣言》,以及集體參與“以報告促管理”的責任提升過程,點面結合,自上而下地推動行業企業在社會責任領域的協調行動以及在履責績效方面的良性競爭,強化和挖掘服裝企業的社會責任管理能力和可持續發展潛力。
“四位一體”的社會責任內涵
在接受記者采訪時,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副會長孫瑞哲表示:“2014年,是紡織服裝行業的社會責任年。中國紡織服裝行業的社會責任內涵是與時俱進的,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國際環境的變化,中國紡織服裝行業的內涵及外延也得到進一步完善和發展。
可以說,現在的紡織服裝行業社會責任是四位一體的——既有勞動關系的和諧,又有環境的友好(節能減排、發展循環經濟、減少對于資源的依賴),既要保護知識產權、促進市場上有序的公平競爭,又必須延伸到保障消費者的健康和安全。”
中國紡織服裝行業的“四位一體”社會責任建設有著深遠的歷史背景。
“在中國紡織服裝建設社會責任體系之初,就面臨著國際方面的很大壓力。”孫瑞哲會長分析,“最初,發達國家的諸多服裝品牌企業將生產端向發展中國家轉移,由此產生了勞工問題、環境污染等問題,這些問題被國際非政府組織和媒體曝光,引發了各國消費者對于企業社會責任的關注,這就要求服裝品牌企業在勞動用工、環境保護等方面履行社會責任。中國加入WTO之后,隨著市場壁壘的削弱,中國的紡織服裝出口出現了爆炸式的增長,社會責任議題又被引入貿易領域,要求中國企業遵循貿易的公平性。如今,隨著國內消費的增長,以及國內消費者維權意識、品牌意識的加強,很多企業就更深刻領悟到產品健康安全的重要性。”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