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麗逆“體育”之勢全力開拓運動品牌市場
在國內各大體育品牌都身陷庫存危機、關店潮的大趨勢下,作為體育品牌渠道商的百麗(百麗專賣店)國際卻賺到了錢。
憂愁的是李寧(李寧專賣店)公司,他們近期發布公告稱,預計今年上半年李寧大幅虧損5.5億元,而且其下半年表現仍不被看好。歡喜的則是百麗國際,截至今年2月末的14個月業績期內,其運動服飾業務的收入為166.749億元,較2013年2月底的140.065億元同比增長19.1%。
2008年之后,體育行業開始由巔峰跌落,一大批體育品牌陷入越來越困難的境地。從2011年下半年開始,李寧、匹克、安踏等都出現了不同程度的營收與凈利潤下滑的情況,而李寧公司2012年虧損更是達到了近20億元。行業下滑的趨勢直到今年初才有所改觀。
在2010年至2012年,百麗國際在運動服飾上的收入分別為90.565億元、104.121億元和118.137億元,同比增速分別為12.8%、15%和13.5%。在店鋪方面,2011年年底,百麗國際旗下運動服飾自營店達到4680家,全年凈增店鋪1025家。2012年年末其數量為5474家,全年凈開店794家。
“同店銷售增長相對較好,以及新并購業務產生的貢獻。”對于運動服飾的良好表現,百麗國際管理層對外聲稱。
看到如此驕人的業績,百麗國際公開表示會加大運動品牌市場的開拓,完善產品線與供應鏈,以此繼續提高在中國市場的份額。
女性消費者對“百變,所以美麗”這句廣告語并不陌生,百麗國際自有或者代理的女鞋品牌在過去多年里幾乎深入到中國各級市場里的所有百貨商場。在女鞋業務上的成功也逐漸讓百麗成為一個市值超過580億元的巨頭渠道商。
當其主營業務女鞋類增速放緩(女鞋增長5.04%)的情況下,百麗自然會將重心傾斜到運動裝備上。
實際上,百麗國際在運動方面布局由來已久。2001年,百麗體育事業部成立,在其上市前就已經開設了1000多家體育專賣店和近50家專業運動城。2006年,它成為耐克和阿迪達斯(阿迪達斯專賣店)在中國最大的經銷商之一。
但是,真正讓百麗體育擁有強勁表現的是兩次收購。一次是2012年,百麗出資8.8億元收購Big Step公司的全部股權。另外一次是2011年底,百麗以11億元收購深圳領跑體育用品有限公司。Big Step旗下擁有600家門店,而深圳領跑是華南地區最大的運動品牌代理企業,這使得百麗在體育渠道的布局趨于完善,在一線城市飽和的情況下,還可以進一步打開中小城市的運動裝備市場。
當然,在國內各大體育品牌遭遇庫存危機、關店潮的情況下,百麗國際的這一行為本身就存有極大風險,甚至不少券商機構都持謹慎態度。
不過,百麗的優勢是,在其銷售的運動服飾中,耐克和阿迪達斯的業務占到90%,而耐克、阿迪達斯在體育行業衰退的大勢下,表現仍然不錯。截至2014年2月末,百麗所代理的耐克、阿迪達斯業務的收入為147.834億元,同比增長率為19.4%,占百麗集團總收入的比例為34.3%。
收購Big Step之后,雙方在2013年第二季度開始合并報表,這也為百麗國際貢獻了10個百分點以上的增額。
當然,面對大行業的衰退,百麗國際也必須進行一些“壯士斷腕”式的改革。
最顯著的例子就是Kappa。當Kappa的業績不斷下滑后,百麗國際果斷停止與這個品牌的合作。Kappa在中國的代理商是中國動向,而百麗是中國動向的第二大分銷商,其銷售比重占中國動向約15%~20%,每年銷售額在10億元以上。要丟掉這塊“肥肉”本身就需要很大勇氣。
從去年開始,百麗又停止與了意大利男鞋品牌Geox的合作。百麗2008年開始代理這個被稱為“會呼吸的鞋”的品牌,其獨家代理銷售終端達340個。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