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采摘或略推遲市場醞釀新年度收購
隨著新年度腳步的日益走近,新疆各市場主體表現不一,市場“不確定性”的氛圍加重。
棉花采摘或略推遲7-10天。8月13日,南疆阿克蘇、喀什等地棉農反映,棉株普遍達70-100cm,坐桃7-15個/株,花蕾滿枝,個別地塊少數伏前桃已見吐絮。但是,由于5-6月份的棉花苗期持續低溫、大風天氣對棉苗生長造成“創傷”,加上部分棉花為后期補種,預計籽棉采摘或將推遲至9月中旬。談起今年產量,多數棉農認為今年產量或與去年持平或略增。阿瓦提一位棉農介紹,他今年播種720畝,預計籽棉單產350公斤/畝以上,白棉可達90%,目前比較擔心的就是籽棉價格過低。“若低于8.0元/公斤,就會等等再銷售。”該棉農說,他的想法也代表了多數棉農的心理訴求。
棉企仍在猶豫觀望。13日,北疆石河子某軋花廠負責人說,截至目前仍未進行機器檢修和設備維護等工作,對今年是否展開收購也未達成一致意見。棉企猶豫不決,一方面是目標價格細則仍未公布,對新年度收購工作方向尚不明確,不敢輕易決定去留;另一方面,8月份以來,ICE期棉、鄭棉期貨大幅波動,加大企業對后市的擔心。此外,各軋花廠對今年籽棉收購價格尚未達成共識。部分軋花廠打算以低于6.50元/公斤的價格展開收購,目的是降低經營風險;但也有不少企業認為,若籽棉收購價格低于7.00元/公斤,可能會打擊棉農積極性,把籽棉收購戰線無限拉長,從而增加了企業財務成本,依然有很大風險。
長絨棉或仍有下跌空間。截至8月中旬,新疆庫存長絨棉總量不超2000噸,分別散落在軋花廠和棉商手中,目前銷售基本停滯,價格繼續回落。13日,地方產長絨棉137級提貨價28900元/噸,237級28200元/噸,分別較上周下跌200元/噸、300元/噸;兵團生產長絨棉提貨價仍較地方產高1000元/噸左右,各棉商基本無貨。目前市場看跌氛圍仍然濃郁,甚至少數市場人士把新年度長絨棉價格定位在22000-23000元/噸。“長絨棉仍有下跌空間已是市場共識,關鍵是這個空間到底有多大,是降1000元/噸,還是降3000元/噸,或是更多,尚沒有達成共識。”一位市場人士說。
今年新疆棉花成為全國關注焦點,籽棉豐收基本沒有懸念,但作為流通環節的軋花廠、棉商對未來行情尚沒有一個清晰的判斷,正處于一個迷茫期,需要政策指引。根據業內判斷,細則有望在本月底公布,屆時市場才能“真相大白”,各主體需耐心等待。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