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裝市場一片“打折”聲
記者昨日在中山路、馬道街的多家服裝商店看到,秋季新品早已上柜,紛紛以8折、8.5折的優惠幅度銷售,但真正動心購買的顧客并不多。“服裝銷售是看天氣吃飯,氣溫這么高,誰還急著買秋裝啊!”一位服裝店老板告訴記者。據了解,開封的秋季很短,為了吸引消費者,秋季新款服裝一上柜就不得不打折銷售。
記者走訪服裝市場了解到,近幾年隨著人們購買方式從商場轉移到網上,實體服裝店的銷售每況愈下。無論是個體服裝店、服裝專賣店還是大型商場的服裝專柜,經營者都感受到了實體店服裝銷售的艱難。
“干到今年年底就不干了!”有好幾位經營者對記者如是說。某大型商場的經理告訴記者:“現在年輕人的購物習慣轉移到了網上,足不出戶,鍵盤一敲就在網上搞定。這兩年商場的銷售額下降很快,服裝銷售量下降最多。”
記者瀏覽某購物網站的服裝板塊看到,多個品牌的促銷力度很大,有的甚至1折銷售。“我的服裝都是在網上買的,已經很長時間沒去商場了。即便在商場看到某款衣服不錯,也是用手機拍下貨號后回家上網購買。街上的服裝店成了我的試衣間。”市民小張對記者說。
相關鏈接:
箱包產業是平湖三大傳統支柱產業之一,已形成箱包制造及面料、拉桿、制線、織帶、鋼架、印花等較為完善的產業鏈,目前擁有箱包配件配套生產企業和箱包銷售企業1000多家,年均產值60億元以上。平湖是中國三大箱包生產基地之一,還是旅行箱包之都。
以外貿訂單為主要依靠的平湖箱包,目前還停留在以貼牌加工為主的粗放型發展模式。盡管這幾年平湖的新秀集團、愛美德、銀座等箱包企業都在積極打造品牌,通過專賣店、移動電商等平臺拓展品牌內銷渠道,但整體而言,平湖箱包的研發設計與品牌推廣能力還不夠強。
為此,作為推動平湖箱包整體轉型的重要平臺,平湖·國際箱包城于2011年6月正式開建,也幾度成為西瓜燈節重點推薦項目,今年也不例外,箱包城尚未交付使用,廣場上已經辦了場小規模箱包博覽會。
國際箱包城會不會成為第二個平湖服裝城?現在看來,一切還是未知數。
不過,投資方新秀集團董事長施紀鴻信心滿滿。“國際箱包城是一個箱包全產業鏈的交易平臺,它是一個新型交易市場,面對的客戶跟海寧皮革城不一樣,我們要面向華東乃至全國的采購商而不是零散的消費者。”
施紀鴻希望借助國際箱包城打造“皮革在海寧,箱包在平湖”的目標,建成后年交易額達100億以上。
在嘉興,最讓人擔心的是專業市場一味賣鋪不注重后期經營管理,因此而關門的專業市場不少,如海鹽的緊固件城、桐鄉的鞋業皮革城等等。不過,施紀鴻強調,國際箱包城不是商業地產,是箱包行業的平臺。為何要建國際箱包城?他說,他看到了平湖箱包發展的軟肋:產業存在同質化問題,而同質化的原因和平湖市缺少生產其他品類箱包的原材料市場有很大關系。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