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商倒逼傳統百貨變革 傳統百貨咋突圍?
賣場周末業績同比未降
折扣低至3折、品牌折扣促銷、滿300元免費領取價值200元的現金抵用券……從11月1日到雙11當天,主城包括重百、新世紀、遠東在內的大型百貨商場,都推出了豐富多彩且優惠堪比電商的促銷活動。
“今年雙11前的周末業績,預計較去年同期持平。”昨日,新世紀百貨世紀新都店人士透露,14日~16日三天,商場還將推出史無前例的“滿400送300券”的大力度促銷,預計整個雙11購物狂歡節業績將同比大幅提升。
今年首次聯手天貓進行促銷的重慶遠東百貨方面則稱,從11月1日~11日,在天貓O2O專區推出了網購購物券活動,截至11日19:00,共銷售出了5000多張購物券。雙11前的周末,旗下解放碑大都會和江北觀音橋兩點銷售業績同比提升了20%~30%。
密集促銷已引審美疲勞
縱觀今年,從年初元旦節,到春節,再到清明、中秋國慶乃至雙11,大型百貨的促銷活動不斷,進入年末,更大規模的各類促銷大戰也將陸續開打。然而,密集又大規模的促銷,依然難改百貨行業持續性的低迷。
我市商業分析人士明確指出,近幾年來,過多的促銷其實已經讓消費者“審美疲勞”了,今年以來各大百貨上市企業的成績單也予以了印證。來自專業證券機構此前公布的統計顯示,受多種因素影響,多數百貨類上市公司的三季度盈利情況較去年同期有所下降。
中華全國商業信息中心近期公布的一組數據則顯示,今年9月份,全國50家重點大型零售企業商品零售額同比下降1.8%;1月份至9月份,全國重點大型零售企業商品零售額同比下降0.8%。負增長已經成為行業“新常態”。
記者梳理發現,百盛發布的2014年第三季度財務報告顯示,第三季度利潤較去年同期下降32.6%;因頻遭永輝超市舉牌而頗受市場關注的中百集團,則在三季度大虧1.09億元;本土零售巨頭重慶百貨,第三季度營業收入55.38億元,同比下降9.02%。
電商倒逼傳統百貨變革
昨日凌晨,短短38分鐘,天貓銷售額達到100億元。“太瘋狂了。”對此,多位線下百貨企業人士感嘆:這相當于一些主力百貨店五六年的銷售額總和。
目前,不少傳統百貨企業也在通過積極“觸網”、試水O2O進行著全新的改革。不過,據中國連鎖經營協會發布的《傳統零售商開展網絡零售研究報告》顯示,百貨企業自建平臺的流量與銷售額仍無法與純電商抗衡,加上經營單品數相對較少,線上渠道的規模化發展尚需時日。
“其實,不是天貓或者電商太過強大,而是傳統百貨自身由于常年自廢武功,變得弱小了。”昨日,市零售商協會秘書長李運楊一針見血地指出,感嘆和跟風發展電商,甚至盲目拓展跨境電商,對于傳統百貨企業來說都是無用功,更應關注和要做的是冷靜下來進行反思。
李運楊表示,就消費而言,傳統百貨企業是有潛力的,關鍵在于消費者愿不愿意來實體店,實體店能為消費者提供什么?因此,回歸商業的本質,即加強自身對商品,對賣場的經營能力,根據目標客戶群的真實消費需求,有針對性地為消費者提供性價比高的商品和服務,才是傳統百貨企業必須靜下心來完成的功課。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