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以來紡織原輔料價格普遍上漲
2014年12月31日,財政部和國家稅務總局聯合下發財稅〔2014〕150號文,通知提高部分高附加值產品、玉米加工產品、紡織品服裝的出口退稅率,取消或降低部分產品的出口退稅率,這是國家優化出口退稅結構、穩定外貿發展之舉。產品清單中,將50章、51章、52章、53章、63章和94章部分產品及54~62整章出口退稅率從16%上調至17%,符合征退相等的國際慣例,使我國紡織服裝產品在國際市場上公平參與競爭。在紡織品服裝出口退稅率歷次調整中,除1999年服裝和2001年棉紗、棉布、棉制產品達到過17%外,此次調整后的出口退稅率成為行業涉及面最廣的歷史高值,金融危機時期最高也僅為16%。在宏觀經濟及市場需求增速放緩、國際市場競爭加劇的復雜背景下,對于紡織行業眾多的出口企業而言無疑是一個利好。
2014年1~11月,我國紡織品服裝出口總額2805.4億美元,同比增長5.7%,增速較去年同期下降5.9個百分點。雖然出口增速自2014年2月以來呈現逐月回升的態勢,但是已經由2013年兩位數的增長放緩至個位數增長,并預計將保持中低速增長。紡織品服裝出口對我國出口創匯、經濟增長、抗擊經濟全球化風險作出巨大貢獻,此次將紡織品服裝作為主要調整對象之一,說明國家對于紡織行業的肯定和重視,旨在鼓勵行業出口,提高出口競爭力。
全球經濟增長緩慢,國際市場需求低迷,我國自身低成本的傳統優勢正在弱化,東南亞等國家加入競爭,在中低端市場上的占有率不斷上升,給我國紡織品服裝的國際市場份額造成負面影響,使我國出口競爭力面臨較為嚴峻的挑戰。2014年1~10月,我國在美國、日本進口市場所占比重同比分別降低0.9和3.8個百分點,1~9月在歐盟市場占比降低0.6個百分點。在國際市場競爭加劇的背景下,出口退稅率上調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眾多出口企業的壓力,使外貿企業在與外商談判價格時,有了更多的回旋余地,有利于提高我國紡織品服裝的出口競爭力,有利于鞏固行業的國際市場份額,也使行業感受到國家在經濟下行壓力較大時期穩定外貿發展的決心和信心。
2014年以來,紡織原輔料價格普遍上漲,國內棉價平均高于國際市場30%左右,染料價格維持高位,渠道、融資等費用不斷增加,2014年上半年外出務工勞動力月均收入增長10.3%,企業綜合成本壓力日益加重,而出口價格指數在2014年10月才正增長,企業利潤受到嚴重擠壓,中小企業面臨嚴峻的生存壓力。2014年1~10月,全國3.8萬戶規模以上紡織企業累計實現利潤總額2683.5億元,同比增長9.1%,增速低于2013年同期9.2個百分點,銷售利潤率僅較上年同期提高0.1個百分點。出口退稅率提高1個百分點,對于利潤空間日漸緊縮的勞動密集型產業來說,無疑是緩解生存壓力、提振信心的利好政策,有利于外貿企業恢復出口及投資信心,有利于在經濟新常態下促進紡織行業平穩發展。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