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手店在互聯網時代經營之法
買手店是一種由歐洲人開發的商業模式,也被稱為買手式經營,是指以目標顧客獨特的時尚觀念和趣味為基準,挑選不同品牌的時裝、飾品、珠寶、皮包、鞋子以及化妝品等商品,融合在一起的店面。
從字面意思上理解,就是一個或者幾個買手從世界各地搜集各種時尚品牌的商品,接著回到國內就把這些商品放在一間店鋪內,這間小店就叫做買手店。它在品牌店和消費者之間加上了專業買手這一環節,目的就是過濾掉不太時尚的那部分,令到整體質素更加向個性化靠攏。由于這里面夾雜著時尚買手對各種品牌的主觀認識,所以就要看對上誰的口味了。
傳統意義上的買手店是相對服飾而言的,不過,它發展到現在已經不僅只有“衣”,還囊括了“吃、觀、聽”等這些方面了。集合店一詞是對它最好的概括。
所以說,既可以到連卡佛、I.T.、老佛爺、一尚門等這類國內外的買手店任性一下,又可以到hi百貨、走心生活館、方所等這些集合店當中享受生活慢時光。
在淘寶、天貓、京東等電商大行其道的今天,傳統的線下渠道都或多或少受到一定的沖擊,而為了留住顧客,眾多百貨商場、購物中心,甚至商超都倡導“體驗經濟”。買手店作為線下的一員,也能夠令到顧客有不一樣的消費體驗。
首先,商品要獨特新奇。顧客的目的是買東西,而店鋪的目的則是賣東西,盡管有些“逛客”是進來隨便看看的,但不排除他們會看上哪件頗有逼格的東西接著心血來潮把它帶回家里。沒有足夠吸引人的商品就去談體驗,就好像一顆樹沒有深扎地下的根,什么臺風、颶風一來就會不情愿地倒下。
其次,就是不同風格的情境塑造。以某一種主題去塑造情境,可以令到顧客進行沉浸式體驗,例如走心生活館,它以大自然作為主題,店鋪里面遍布花草樹木的裝飾品,一進入會有回到原始世界的感覺。
不過,這個塑造出來的情境要使顧客自發融入其中,或許他們就不經意地“oh,yeah”拍個照,然后上傳到諸如微信、微博等社交網站中,開始病毒式傳播。把“體驗經濟”做到極致的宜家家居就是憑借獨特的產品和別具一格的場景,讓萬千少男少女“拍照—上傳—傳播”,從而帶來更多的顧客。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