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制造2025,引領創新驅動新模式
今年5月19日,國務院發布我國實施制造強國戰略第一個十年行動綱領--《中國制造2025》。《中國制造2025》提出了今后十年以信息化和工業化深度融合的主題,德國正在推進工業3.0邁向工業4.0,我國制造業相當一部分還停留在工業2.0和3.0。例如中國棉紡織產業,絕大多數還停留在單機生產,自動化水平很低,萬錠用工平均還在100人-120人,單機生產為主,要邁向自動化。
尤其是智能化還有相當長的距離,目前已經有大企業引進、或采用國產為主的自動化紡紗生產線、自動染紗生產線。織布車間單機信息化智能化在一些企業開始采用,高端織機、ERP系統的應用在逐漸被企業接受。
2015年兩會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制造業是我國的優勢產業,要實施"中國制造2025",加快從制造大國轉向制造強國”。我們紡織業承擔著從紡織大國走向紡織強國的重任。要實現這一目標,創新有著決定性的作用。要樹立創新意識,用新思路創造新效益,積極推動行業發展。
《中國制造業2025》提出了指導今后10年至30年制造業發展的20字基本方針:創新驅動、質量為先、綠色發展、結構優化、人才為本。在中紡聯理事會上,王天凱會長指出:“按照國家關于經濟與社會發展的總體要求,紡織行業要牢牢抓住創新驅動,主動適應和引領行業經濟發展新常態,堅持穩中有進,著力提高行業發展質量和效益,把轉方式、調結構放到更加重要的位置,促進行業發展向中高端水平邁進。”
相關鏈接:
國慶長假,呼圖壁縣宇華紡織有限公司國慶假期宇華紡織機器不停機,工人不停休,開足馬力加緊生產。
10月1日,走進呼圖壁縣輕紡工業園區新疆宇華紡織科技有限公司機聲隆隆、紗梭飛旋,一派繁忙的生產景象。宇華紡織副總經理 司應萍告訴筆者:“國慶期間,公司300多名員工放棄休息日正常上班,現在80臺的氣流紡生產線加足馬力生產,產能由原來一天40多噸增加到現在的70多噸,預計這個假期新增產能在530噸左右。”
國旗節,該企業11萬錠金屬環錠紡項目也進入全面安裝階段。面對經濟下行壓力,今年宇華紡織不斷提高產業技能,投資2億元從德國引進30臺氣流紡生產線和配套的新設備,這30條生產線投產后,可新增汽流紡紗11000噸,年產高端汽流紡紗30萬錠,目前,企業配置的清梳聯、并條機、汽流紡機都是國內外最先進的設備。司應萍說“這個11萬錠金屬環錠紡設備自動化程度非常高,效率也非常高,雖然目前的市場整體不是特別好,但是我們企業通過加強內部管理,穩定產品質量,目前產品是產銷兩旺。”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