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虎不成反“滿倉”的美邦“有范”
美邦也是有偶像的,作為中國的快時尚品牌,它的偶像是Zara,快時尚的創造者。快時尚的精髓就是“快”,ZARA的快,甚至可以做到設計、生產、交付在15天內完成。美邦在學習之前,速度大約是70天。
但美邦卻沒有在學習中快起來,反而在學習Zara過程中,把自己給“裝滿”了。與Zara清一色的直營店的不同,美邦是長期采取加盟店模式。零售專家戴春華就曾指出,美邦在加盟代理體系下,根本無法去學Zara的快時尚。因為訂貨制的主動權掌握在了大量加盟代理商手中,實際上形成了自下而上的組貨制。這種模式一個最大的特點,就是加盟商因為承擔風險,更希望獲得爆款,而爆款的就注定是數量極多的街服,缺少個性化元素。
而Zara恰恰相反,它開發完產品,直營店必須無條件銷售,這就是供應鏈上的本質區別。這種模式,使得200人的設計師團隊,能夠讓所有Zara的顧客穿上低價的設計師款,而且選擇極多,限量供應。《哈佛商業評論》就很精要的指出:在ZARA你總是能夠找到新品,并且是限量供應的。這些商品大多數會被放在特殊的貨架上面。這種暫時斷貨策略在很多人眼中太大膽了!但是想想所有限量供應商品在市場上受到的追捧吧,人們需要的不是產品而是“與眾不同”、“獨一無二”。
僅在美邦宣布新品牌形象和上半年600%凈利潤增長的2011年,一季度末的存貨超過30億元,較2010年年底增加了6億元。對此,周成建的解釋頗有些搞怪:“存貨較多主要是因為氣候反常造成的”。
真的是氣候反常?還是自己的功能性紊亂呢?何況之后又爆出了美邦在庫存危機中,涉嫌虛擬出庫和轉嫁壓力給經銷商的“丑聞”。
于是乎,ZARA可以在潮流出現后的15天內,完成從設計到出貨的整個過程,因此貨品在上市時,產品的款式及顏色都能緊扣住當季流行。而美邦完成整個供應鏈需要2-3個月,潮流風向早已轉變,生產出來的商品多數只能轉為庫存。
為了學的更像,美邦開始不惜以高出加盟店5倍的代價大力推動直營店。很快直營店的營收占到了總量的半壁江山,可加盟店和直營店的矛盾也很快呈現。
2011年,在加盟商的庫存成為一個必須正視的問題時,美邦給予了加盟商優惠的補貼,加盟商在指定的十幾天的日子里可以對貨品進行八折銷售,而美邦將給予8%的金額補貼,而這意味著加盟商自己還有付出12%的利潤虧損。但許多加盟商反應,八折根本不夠,不遠處的美邦直營店直接低至5折。
這讓加盟商很受傷,左右互搏之勢也在原本整個服裝行業不景氣的大環境下,變得更加嚴重。而加盟商的怨念,也在左右著美邦的決策,因為加盟商都期盼爆款,因此美邦會選擇每一款服裝多生產一些,以防斷貨。但供應鏈速度擺在那里,很多預計中的爆款,就這樣成為了更多的庫存。
這恰恰是Zara極力避免的。任何一家Zara模仿者都會被告知,在快速供應鏈下保持低庫存是這一模式盈利的基礎。而Zara也是如此做的,即使前景極好的款式,也寧可不賺那爆款的錢,也不大量生產大量補貨……
這樣做的其實還有一個利好,就是消費者不用擔心自己的服裝“爛大街”,這其實也是90后人群最核心的品味訴求和消費刺激點。可一貫涸澤而漁的中國企業,往往明白這點,卻躲不開短期利益的誘惑。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