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有最好的電子商務土壤 Gucci風光不再?
“中國有最好的電子商務土壤。”金碚認為,中國工業向4.0時代邁進,不同于德國從制造業發力或美國的創新驅動,中國最先從電子商務領域發起革命。而中國的年輕消費者,也更熱衷于網購,很多奢侈品牌正是看到了中國強勁的市場,不得不加大電子商務領域的投資。然而記者觀察發現,那一邊國外的奢侈品牌在新一輪電商戰中打得熱火朝天,國內很多優秀的品牌卻無動于衷,僅把電商看做一個新銷售渠道。
從數據上可以看出,亞太市場在其中充當了重要角色,大幅的下跌拉低了整體銷售數額,一度緩和的銷售業績多由大幅折扣貢獻,可見對于價格敏感的亞太奢侈品市場,打折僅能救急,并不能對品牌的長遠發展做出任何額外的貢獻,甚至降低消費者對于正價產品的消費沖動,和對于品牌價值的質疑。因此,現階段品牌將緩解壓力的希望僅寄托于新任創意總監的作品發布,并不充分,就Gucci的狀況來看,品牌在亞太地區尤其是中國市場零售網絡的升級勢在必行。
著名國產腕表品牌北京手表早就在天貓上開設了專賣店,但記者登錄淘寶網站發現,網上專賣店與各分銷商賣家產品在網上均有銷售,價格差別大且真假難辨。此前北京手表廠總經理苗洪波就表示,對于現階段的北京手表,如何做好電子商務還在摸索。
而不少高端服裝品牌,則把電商平臺當做了去庫存的“下水道”,在文化創意產業投資人劉元看來,盡管中國的奢侈品牌在擁抱電商方面比國際大牌早很多,但是直到現在,很多做法仍然很初級,沒有完全經營好電商平臺,渠道亂象嚴重。他建議中國品牌,不妨多學學國際品牌的“高冷”做法,加強在網絡平臺的品牌保護。“中國消費者網購習慣的培養是從與實體店價格做比對開始的,但現在消費者漸漸接受了線上線下同價,如果還將電商當做去庫存、折扣平臺,或掣肘品牌的全面升級。”劉元如是說。
近日,開云集團發布了第三季度財報,集團旗下著名品牌Gucci三季度銷售額下跌0.4%,按地區劃分,亞太地區營收跌幅達到17%,西歐與日本市場(這一市場在傳統奢侈品牌財報結算中獨立于亞太區單獨計算)的雙位數增長,尚無法持平亞太跌幅。而二季度,得益于中國市場大力度的打折,品牌一度增幅高達4.6%。
與Gucci的下跌不同,集團旗下的小眾品牌YSL三季度品牌收入漲幅高達26.6%。
一直以來,奢侈品都是“大牌當道”,在三大奢侈品集團中,每個集團旗下都會有1至2個品牌承擔了集團“利潤奶牛”的角色,Gucci無疑在開云集團扮演了這一角色。然而連續幾個季度,Gucci的增長都略顯乏力。
而開云集團旗下的小眾品牌,增長速度愈發驚人,繼葆蝶家之后,YSL有可能成為集團旗下又一匹黑馬。而這些小眾品牌的崛起,正是由當前消費者對奢侈品需求越來越多元決定的。曾經持續多年,奢侈品一直是“賣Logo”,但隨著消費者的成熟,開始追求個性化,這一現象得以大幅改觀。奢侈品畢竟是工業產品而非藝術品,如何在滿足消費者個性化需求與成熟的商業模式間找到平衡,在滿足消費者需求的同時使品牌利潤最大化成為品牌的一個重要課題。而Gucci的去Logo化、個性化轉型在現階段并沒有得到足夠多的消費者認可,僅靠打折吸引消費者只是暫時的!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