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11”背后的互金數據你知道多少?
馬云說,“雙11”可能會比阿里活得更長久。
這句話還有待時間的驗證,不過可以肯定的是,“雙11”不僅影響了中國電商業、零售業的發展方式,這每年一度的互聯網“大考”還帶來了包括數據處理、網絡安全、金融服務、物流配套等整個互聯網生態的改變。
11月11日,這個原本平淡無奇的日子突然有一天變成了光棍節,后來又成了中國全民狂歡的購物節。而進入第7個年頭的“雙11”儼然已經成為了一個現象級的產物,甚至一種文化符號。
對比一個數據,根據2014年眾安保險的年度報告,其全年的保費收入約7.94億元,也就是說2014年僅“雙11”一天,眾安保險的保費收入就占到了全年保費收入的八分之一。
此外,互聯網保險的產品類型也從早期的賬戶安全險、退運險,發展到保障整體購買流程的云計算保險、保障購買到正品的正品保證險、保障價格實惠的買貴管賠價保險等等。
易觀智庫高級分析師馬韜表示,現在包括技術支撐、支付保障、消費金融、中小企業貸款以及聯合保險公司推出的各種創新型保險,為“雙11”提供了綜合化、立體化的金融支持,大大提升“雙11”的消費體驗,釋放了用戶的消費熱情。
截至11月11日24點,阿里巴巴以912.17億元的交易規模收官,而去年這個數字為517億元。除此之外,其他電商平臺的流量和交易也在這一天出現了大幅度的增長,例如京東、亞馬遜、唯品會的流量增幅就分別達到137.88%、81.15%、80.88%。
商業的繁榮離不開金融的支持,其中,在這場電商狂歡的背后,包括支付結算、消費貸款、數據處理、供應鏈金融、互聯網保險等互聯網金融服務也被激發出了前所未有的活力。
以阿里和京東為例,它們旗下的互聯網金融集團螞蟻金服和京東金融也早早地參與到“雙11”的備戰當中。以供應鏈金融為例,網商銀行為天貓淘寶的中小賣家提供了90億元的貸款,而京東金融也放出了75億元貸款提供給商家備貨。
在消費金融方面,“雙11”單日,京東白條的用戶同比增長800%,占商城交易額比例同比增長500%。而首次參與“雙11”的螞蟻花唄,支付交易筆數達到6048萬筆,占支付寶交易總量的8.5%。
不得不說,“雙11”的出現的確拉動了不少互聯網金融業務的發展,也激發了很多創新產品的出現,而這一點在互聯網保險上尤為突出。
從去年開始,在電商平臺孵化出的各類互聯網保險逐漸在“雙11”中占據了越來越重要的位置,以眾安保險為例,僅今年“雙11”當天,眾安的保單超過2億元,保費收入超過1.28億元。去年,這兩個數字分別是1.5億元和1億元。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