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跌跌不休”下的奢侈品自救策略
無論是“光棍節”還是“雙十一”,電商在這個寒冷的冬天迎來了一年一度最熱火朝天的時候,而對于中國內地的奢侈品牌來說,銷售業績的“冰霜”讓這個冬天寒意十足。
從近期多家奢侈品公司公布的三季度財報來看,業績下滑已成為行業主流,而各家都不約而同地把“跌跌不休”的矛頭指向嚴重下滑的中國市場。
Burberry亞太經營不佳市值蒸發7億英鎊
英國奢侈品牌Burberry近日公布,受中國大陸和香港銷售環境不景氣影響,其截止到9月30日的上半財年銷售額增長1%,消息發布后,Burberry股票價格下降12.5%,市值蒸發了7億英鎊。
Burberry亞太地區經營狀況不佳,中國大陸和香港的銷售額分別下降了大約20%和5%。Burberry表示,品牌目前已經“迅速采取措施”減少支出,最小化奢侈品消費市場低迷的不利影響,并做出了詳細規劃,將利用下半年的節日提升銷售情況。
Escada處境艱難在中國業績大幅下滑
在全盛時期,Escada是世界上最著名的高檔女裝品牌之一,不過公司漸漸衰落,并在 2009 年申請破產保護,之后印度鋼鐵巨頭米塔爾(Mittal)創始人的女兒–Megha Mittal收購了這家飽受困擾的公司,Megha Mittal目前擔任董事長和總裁職務。Escada已經有數年沒有公布詳細的財務數據。
Escada最近問題纏身,計劃通過裁員200人來保證公司在奢侈品行業的競爭力。目前這家女裝品牌在全球共有近2000名員工,其中大部分都供職于 Escada 位于阿施海姆(近慕尼黑)的總部。根據德國報紙Die Welt的數據,過去幾個月,Escada在俄羅斯和中國地區的業績出現了大幅度下滑。
{page_break}
路易威登亞太區表現惡化第三季度營業額下滑明顯
路易威登本是最受中國消費者喜愛的奢侈品,也是進入中國二線城市最早的奢侈品牌之一。然而今年三季度,路易威登時裝和皮具業務的銷售額僅僅勉強與前值持平。
路易威登所屬的LVMH集團首席財務官Jean-Jacques Guiony針對中國市場表示:“如果中國個別二線城市有兩家店鋪以上,我們或許會關閉其中一間。”
Gucci虧損依舊亞太地區營收跌幅達到17%
近日,Gucci母公司Kering公布第三季度財報,在截止于9月30日的3個月內,集團營收28.95億歐元(約205.2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12%。
其中,Gucci、Balenciaga、YvesSaint Laurent等奢侈品牌銷售額與去年同期相比,可比增幅達到3.1%,其中直營店鋪貢獻的營收動力功不可沒。而以Puma為首的運動及生活方式類銷售額同比可比漲幅為3.4%。
然而,Gucci 還在虧損。Gucci在第三季度創造的營收為9.24億歐元(約65.3億元人民幣),占集團總收入的31.9%,同比增長8.6%。然而,排除貨幣利率等因素,Gucci可比漲幅為-0.4%,亞太地區營收跌幅達到17%。
Hugo Boss業績下跌源于中國經濟增長放緩
德國奢侈品牌HugoBoss降低了2015財年銷售額和利潤預期。中國經濟增長放緩,同時來美國的游客購物支出減少,致使第三季度業績蒙受損失。
第三季度HugoBoss銷售額同比下降1%至7.44億歐元,除去特別費用,息稅折舊及攤銷前利潤(EBITDA)同比下降8%至1.68億歐元。據悉,以精良男士正裝著稱的Hugo Boss,進來在女裝和配飾領域發力。目前從地區來看,歐洲業績基本符合預期,但中國地區銷售額下降,同時美國疲軟的旅游消費抑制了銷售額的增長。
PRADA業績改善之舉匱乏亞太市場依舊疲軟
在整個奢侈品行業都在為了對抗頹勢而各出招數之時,PRADA顯得格外低調,業績改善之舉匱乏。截至2015年7月31日,PRADA集團收益凈額較上年同期增長4%至18.23億歐元。亞太市場依舊疲軟,呈現與年內一季度類似的負面趨勢。PRADA財年一季度亞太地區僅有0.6%的增幅,上半年亞太市場僅有5%的增長。
{page_break}
奢侈品牌自救策略
1、關閉門店 縮減線下成本
在銷售額銳減的情況下,奢侈品關店潮仍將持續。大多數奢侈品牌今年在中國二三線城市將有部分門店關閉,多個奢侈品牌則表示今年將暫停在中國境內開設新店。
2、打折促銷提升人氣
通過打折,奢侈品重新聚集了人氣,在全國各地打折的奢侈品店門口,消費者排起的長龍盛世空前。奢侈品打的另一個算盤是,前來買打折的消費者,也可以進店去看看新品,雖然它們在價格上沒有優勢,但這種免費的廣告并不愿錯過。
3.提升品牌與消費者附著度及親和力
境外奢侈品價格低于境內的觀念已經深入人心,并不會因為奢侈品品牌在境內的突擊性降價而被動搖太多。或許奢侈品品牌應該重新審視自己的市場策略,在中國更注重于提升品牌與消費者附著度及親和力,這樣至少中國消費者在海外購物時也會選擇自己的品牌。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