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裝企業在市場變化中尋找新定位
今年我們經常會看到一些似乎“矛盾”的言論或做法。最近的例子是奢侈品。一方面,最近頻頻傳出奢侈品關門的消息,據報道,LV計劃關閉中國區域多家店鋪,據稱全中國五分之一的店鋪面臨關閉。根據福布斯報道,Louis Vuitton已經在廣州關閉了兩家旗艦店。目前關閉店鋪的城市主要是廣州,哈爾濱和烏魯木齊。另一方面,LV回應稱,部分門店調整是希望是為了尋找更適合的門店,以達到更理想的布局,LV看好中國奢侈品市場,未來會繼續投資在華門店,2016年也會有新店開設和老店升級改造計劃。
隨著服裝行業和資本結合愈加緊密,和新經濟融合程度進一步加深,以及消費升級進程的加快,服裝行業將不單單是一個單純的傳統“制造”行業,而服裝企業也不僅僅是出售有形的商品,服裝行業也將呈現出更大的無形的空間,從而成為融合制造、零售、管理、設計、文化、時尚、科技等各種因素的“大時尚、大消費”行業。
在這種融合過程中,服裝行業的產業整合、收購、跨界進程將愈加頻繁。今年以來,這種融合進程在加速。一方面,傳統品牌在開展收購整合,或推出更多的細分品類和品牌,向“多品牌,多品類”的品牌集團進軍。如高速發展的都市麗人收購歐迪芬,欲變成高、中、低檔通吃的品牌,而在上市之前大眾眼中,它只是一個“農村包圍城市”的大眾品牌。而最近的例子是,專注籃球鞋和跑鞋的安踏開始進軍足球市場。
另一方面,和新經濟的融合促使傳統服裝企業也開始和線上企業開展整合合作。自年初拉夏貝爾斥資2億元投資互聯網品牌七格格、搜于特3.24億元融資注資擁有茵曼、初語等淘品牌的匯美服裝之后,九牧王8月宣布以1200萬美元入股韓都衣舍,9月宣布以6000萬元再次增資韓都衣舍,線上線下進一步靠近。
再一方面,服裝企業產業外延的步伐、范圍和方向明顯了更多樣化了。這從諸多服裝企業年內變更企業名稱便可以窺見一斑。探路者把名稱從“北京探路者戶外用品股份有限公司”變更為“探路者控股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進一步為其“打造戶外生態圈”正名,這意味著今后探路者旗下會增添更多的產業細分類別。它最新涉足的類別是:虛擬現實。日前其宣布公司全資子公司天津新起點投資管理有限公司目前持有眾景視界10%的股權,眾景視界涉及業務范圍有AI(增強現實)和VI(虛擬現實)兩方面。羅萊家紡則擬把公司名稱從“羅萊家紡股份有限公司”改為“羅萊生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繼續推行其“大家居”戰略。
在中國經濟步入新常態、國人消費觀念日漸成熟、跨境電商飛速發展、“反腐”等諸多因素影響下,自去年以來國際奢侈品牌在中國市場的布局速度已相對放緩,但同時,中國仍是一個消費潛力巨大的市場,正處于消費升級、結構轉型的過程中,這導致了奢侈品品牌一邊關店一邊又計劃開店的做法出現。同時,眾多的國際品牌亦在加大布局中國市場的力度,關于某某品牌在中國又新開店鋪的消息不絕于耳。
一個總體趨勢是,隨著國家在電商、體育、文化、旅游等服務型經濟方面的政策引導,注重加強“供給側改革”,將進一步刺激國內市場的消費空間,另一方面,中國經濟放緩進入中高速增長也成為現實,各種因素的相互作用將使得服裝產業的變遷和市場結構調整呈現出更為復雜和快速的狀況,服裝企業需要在變幻的市場中建立一種更快速反應的供應鏈管理和企業發展模式,在市場中尋找自身的新定位。
至于眾多服裝企業年內的多元投資動作,更是不勝枚舉。或許在目前的A股市場上,某種程度上這些動作也可以視為“講故事”的市值管理手段,效果有待觀察。但無可否認的是,在宏觀政策和微觀市場各種因素的推動下,服裝產業乃至整個中國經濟產業的整合和升級過程中在加速,而服裝企業正裹挾其中,正確的做法便是順應時代趨勢,在時代的大變局中成為見證和創造時代的一份子。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