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棉花需求究竟如何
由于近幾年比較收益下滑,棉花種植面積也隨之下降。據調研數據顯示,2015年國內棉花產量為520萬噸,較2014年減少94萬噸,減少幅度高達15.25%。2016年國內棉花意向種植面積為4463萬畝,同比減少656萬畝,降幅為12.8%,較2015年11月的調查又下降5.6個百分點。2016年預計國內棉花產量在420萬噸。
提到供應,少不了涉及國儲庫存情況。2011—2013年,伴隨著棉花價格的大幅下滑,大量的棉花流入國儲倉庫。2011年收儲325萬噸,2012年收儲650萬噸,2013年收儲630萬噸。除去近幾年幾輪不定期拋儲消化的庫存,目前國儲倉庫還有近1000萬噸的棉花。
根據用棉比例的不同,棉紗又分為純棉紗、滌棉紗和純化纖紗。中國棉花需求到底有多大很難去驗證,官方公布的社會紡紗數據年年增加,主要是化纖紗產量增加所致。2015年純棉紗占社會紡紗的比重在15%左右。
正常年份,年度用棉需求在600萬—700萬噸。但近幾年,由于全球經濟增幅放緩,國內紡織企業外遷,東南亞國家紡織品服裝行業優勢凸顯,國內用棉需求受到抑制。
相對需求,2016年國內棉花供應數據還算透明:產量預估420萬噸,配額內進口89.4萬噸,國儲庫存1000萬噸。
不過,國儲倉庫的棉花資源需要辯證去看待。棉花每存放一年,棉花纖維質量就要下降一個檔次。況且,前幾年收購的棉花質量參差不齊,國儲棉花能不能形成有效供應值得研究。后期國儲棉花是否受青睞需要打個問號。
另外,低價進口棉紗也沖擊著國內市場。2015年棉紗進口222.24萬噸,同比增加14.14%,按1.1噸棉花生產1噸棉紗計算,合250萬噸的棉花需求。預計2016年全年,國內用棉需求在450萬噸。若國家不對進口棉紗采取進一步措施,則國內用棉需求難有大幅增長。
棉花價格一定要跌到跟國際市場接軌才能消化庫存,長期來說國內棉花價格依然是看跌的,即便中間有上漲,幅度也不會太大。另外,拋儲推遲預期帶來補庫支撐,進而催生近期的反彈,但也僅是反彈,而不是反轉。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