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供應段行情綜合測評
國內棉花庫存高企,去庫存道路曲折漫長,在這樣的大背景下,預計2016/17年度,對于進口棉花政策上不會放松,仍以89.4萬噸的1%關稅配額為主,預計進口量不會超過100萬噸。2016年全國棉花種植面積預計為4227萬畝,減幅10%。分地區來看,新疆植棉面積3035萬畝,減幅6%;內地植棉面積1192萬畝,減少18%。16/17年度國內棉花產量預計在450萬噸左右。由于近期內地暴雨頻繁,國內產量還有下調空間。
庫存方面,16年年初以來,國內工商業庫存快速下降。由于年初市場對后市缺乏信心,不管是商業庫存還是工業庫存都維持低位。最新數據顯示6月底商業庫存為85.17萬噸,環比減少14.3%。其中,在疆新疆棉33.06萬噸,內地倉庫44.71萬噸,保稅區7.4萬噸。工業庫存為66.4萬噸,環比增加15.5%,同比減少7.1%。棉花平均庫存可使用天數約為33.6天,環比增加4.5天,同比減少0.9天。
海關總署最新數據顯示,2016年6月份,我國出口紡織服裝約240.14億美元,同比減少5.27%。其中,出口紗線、織物及制品91.18億美元,同比減少3.7%;服裝及衣著附件148.96億美元,同比減少6.21%。2016年1-6月份,我國累計出口紡織服裝約1250.3億美元,同比減少2.63%。其中,出口紗線、織物及制品424.43億美元,同比減少0.91%;服裝及衣著附件725.88億美元,同比減少3.83%。
7月份,在下游紡企要求增加投放量的強烈呼聲下,儲備棉輪出量較6月份出現回升。但政府也沒有能夠完全兌現每天3-5萬噸的承諾,每周前半周基本都維持在3噸左右一天,但隨后輪出量便會出現下滑。當月幾乎每日成交率都維持100%,成交均價也由月初的13000元/噸最高飛躍至15500元/噸一線。月底相關消息稱,儲備棉投放將延長至9月30日,增加一個月的投放時間,市場氛圍立即轉變,成交均價下滑至14500元/噸一線。
我們對后期本年度拋儲情況做了一個推測,若8月份拋儲成交量恢復至60萬噸,四個月供給222萬噸,這是本年度儲備棉的最大供應量,最低供應量我們上調至202萬噸。拋儲延長至9月底,單月或將增加40-60萬噸的供給,2016年全年的拋儲量在242-282萬噸。具體體現到平衡表中,我們會在最后的總結中給出。
下游棉紡行業在3月份開始呈現復蘇狀態,4月份持平,但5、6月份持續出現回落。2016年6月,中國棉紡織行業采購經理人指數(PMI)為47%,較上月下降8.7個百分點,跌至50%枯榮線以下。6月份棉紡行業PMI五個分項指標均呈現下降之勢,其中新訂單指數、生產量指數下降超過10個百分點。可見,棉紡行業進入淡季,產銷形勢下滑,且后續動力不足。但我們認為后期下游有好轉希望,一是原材料價格下滑,價格優勢較外紗更明顯;二是再過一個月就進入金九銀十的傳統旺季,所以新訂單、生產量、開機率有望回升。
7月份,下游紗線價格大幅上行,國內32支普梳紗線價格指數近期迅速漲至23030元/噸,上漲3200元/噸;40支精梳紗線價格指數25570元/噸,上漲2125元/噸。利潤方面,由于近期紗線價格大幅提升,高支紗利潤回升,但低支紗由虧損轉變為小幅盈利,我們按當前的紗線價格測算盈利臨界點,原材料棉花價格為16000元/噸。進口棉紗方面,2016年進口棉紗出現下降,符合我們年初的預計。2016年1-6月累計進口棉紗96.29萬噸,同比減少18.68%。2015/16年度(2015.9-2016.6)累計進口棉紗170.08萬噸,同比減少10.54%。
進口棉紗量的回落主要源于印度,印度紗一直占據國內進口紗市場的首席位置,但前文中我們提到印度由于國內的干旱導致減產,印度國內棉價飆升,進而導致印度紗線價格上漲,價格優勢逐步褪去,近期的價格已經超過國內紗線。印度紗市場份額的回落對國內紗線是一大利好,國內紗線市場份額會因此增加。外紗總體進口量的萎縮(不僅僅是印度紗),回流到國內棉花消費上,具體量我們預計每個月約在5萬噸左右。純棉坯布方面,本年度無太多亮點,價格較穩定。訂單相對一般,部分大廠開工尚可,維持在80%以上水平,但長期訂單相對缺乏,利潤也一般。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