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零售是電商巨頭你爭我奪的陣地
零售電商在起初可以通過補貼優惠吸引用戶,但這種燒錢策略不可持續。熱度過后,看重低價的用戶自然流失。當用戶可以在本地超市滿足基本的購物需求時,為什么要到零售電商上選擇遙遠的購物體驗呢?零售電商在貨物的價格、品質、配送、售后環節無法做到工業級的標準化,這是初創公司的天然局限。
目前在線教育同質化嚴重,在學生時間有限的情況下,無法提供吸引用戶的內容,如此一來,用戶越來越難以獲取。在線教育需要高額投入,在盈利之前,前期燒錢幾乎是肯定的,這會拖垮一部分資金不足的公司。新東方、阿里、騰訊、網易這樣的巨頭各自布局教育生態圈,他們流量大,資金足,這對其他公司來說,將會是持續的夢魘。
互聯網+金融看起來財源滾滾。據零壹研究院數據中心發布的P2P借貸行業上半年報告統計,上半年北京P2P借貸行業整體成交額約為700億元,是去年全年的1.5倍。然而,互聯網金融在無序競爭和政策監管之間,正在經歷生死陣痛。缺乏監管,P2P行業曾長時期的處于野蠻式的生長模式中。這樣的無序競爭讓進入此領域的門檻極低,而一旦出現問題就是致命。
針對互聯網金融,政府監管之手正在收緊,對于那些走擦邊球甚至違規的互聯網金融公司來說,要么轉型,要么撞上紅線死掉。傳統中介開始殺入線上渠道,減少對網絡入口的依賴,建立自己的房源信息網站。這樣的龍頭卡位,讓中小玩家的空間大大縮減了。
互聯網+社區是大風口,亦是深水區。從巨頭到創業者,大家都看中了互聯網+社區的想象空間,試圖在這個領域搶占一席之地。然而,做好社區的背后是支付習慣、社交等等方面的復雜戰爭。即便是財大氣粗如順豐,在花重金布局嘿客之后,也面臨了戰略失誤的窘境。
郎咸平最近大聲疾呼:“淘寶不死,中國不富”。盡管此言有些危言聳聽,但道理是明擺著的。當“天貓”熱烈慶祝“雙11”一天912億元銷售收入的時候,我們有誰想過,912億元是一筆巨額的“虧損”生意?不錯,我贊同郎咸平的觀點。我認為,在電商們“超級惡性競爭”之下,中國經濟正在快速走向“沒有利潤的時代”,正在快速走向“生產作坊擠出優質工業的倒退時代”。
前不久,我到長三角一帶講課,順便應邀參觀了一個“淘寶村”。為什么是“淘寶村”?準確地講,其實就是為“淘寶電商們”生產各式各樣“低質、廉價”商品的村落。在哪里,作坊是主要的商品加工組織形式,所用原料和加工精度可想而知,而“商標”卻看著讓人震驚。這是什么?用不著我說,你懂得。難道這就是“先進的商業平臺”所培育出的“先進產能”?聯想當下中國大工業生產的產能、尤其是消費品產能越發趨于過剩的現實,著實讓人不寒而栗。
為什么淘寶、天貓會迫使“產業降級”,而不是升級?原因很簡單,超級惡性競爭!說它超級是因為這樣的競爭前所未有。前阿里集團副總裁、現在開始獨立創業的、優聯資本董事長王孝華先生告訴我,電商們已經把8億多種商品搬上了淘寶的貨架,而每一種商品都有上萬、甚至幾十萬個同類,如此環境之下,極其殘酷的價格競爭必然主導電商行為,其結果是:99%電商都賺不到錢,加上雇人刷屏,行賄“小二”提高排名等成本支出,使得電商度日如年,做是找死,不做是等死。王孝華認為,這樣的商業模式根本不可持續。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