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長期發展向好的基本面沒有改變
全球經濟復蘇乏力,國際市場需求低迷,不確定因素增多,仍處于國際金融危機以來的深度調整期。目前中國外貿進出口的1/3左右是通過加工貿易方式實現的,也就是“兩頭在外”,主要取決于國際市場需求變化。由于國際市場需求長期疲弱,中國加工貿易進口已連續19個月下降,平均降幅超過10%,是拉低中國整體進口增長的重要因素。
“中國經濟長期發展向好的基本面沒有改變,與發達國家、發展中國家的產業互補優勢沒有改變,外貿結構調整動力轉換加快的趨勢沒有改變。”商務部表示。世界貿易組織(WTO)近日發布貿易展望報告,將2016年全球貨物貿易量增速由4月份預測2.8%下調至1.7%,原因是中國、巴西等發展中經濟體經濟和貿易增長放緩和北美進口下降。
商務部指出,金融危機以來,中國無論是在帶動全球經濟增長還是在推動國際貿易復蘇方面一直是積極的“貢獻者”。根據IMF發布數據,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2009年至2015年,中國對全球經濟增長的貢獻率每年都在25%以上。近年來,在較高的發展基數上,在嚴峻復雜的國際環境和國內長期積累的深層次矛盾凸顯的情況下,中國依靠改革創新,經濟保持中高速增長,結構加快轉型升級。2016年上半年,中國經濟增長6.7%,位居全球主要經濟體前列。
“受外需不振、傳統競爭優勢弱化等因素影響,近年來中國外貿增速有所放緩,但仍好于世界主要經濟體。”商務部新聞發言人說,從貿易額看,2015年,中國出口占全球的份額上升至13.8%。2016年前8個月,中國外貿進出口累計降幅連續6個月收窄,呈現出回穩向好的態勢。
從貿易量看,WTO統計2016年上半年全球出口貿易量和進口貿易量分別增長0.7%和0.2%。同期,中國出口貿易量和進口貿易量分別增長0.6%和3%,總體好于全球平均水平。作為全球貿易大國,近年來,中國實行積極的進口政策,不斷擴大國內市場開放,不僅滿足了國內經濟增長和消費需求,也為穩定國際商品市場和全球貿易量做出了重要貢獻。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