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對原料的拉漲行情顯得有點“力不從心”
原料廠作為整個紡織業的源頭企業,掌握了第一話語權,盡管原料方面漲聲一片,但產能過剩和消費低迷,迫使終端消費品制造商不得不面臨減價促銷的選擇。那么一個更嚴重的問題就來了,當通脹傳導到終端消費品領域,必將導致內需更加疲軟,從而產生新一波產能過剩。如此惡性循環下去,后果更為不堪設想。
據統計,上周中國棉花價格上漲了247元/噸,上漲幅度1.61%,聚酯纖維價格上漲了310元/噸,上漲幅度4.4%,粘膠價格下調了350元/噸,下調幅度2.25%。這三大紡織原料,除了粘膠有一定程度的窄式下滑外,其他倆種都呈現“昂首猛進”的態勢。
棉花:現貨相對穩定,整體出疆問題仍突出,喀什等地3128B級成交15200-15300元/噸,部分紡企近期補庫需求增加。而由于霧霾等影響,山東、河北等地棉花收購暫停,當地疆棉出庫價格小漲,山東3128級價格16300-16400元/噸,且倉庫棉花量相對不多。
滌綸短纖:隔夜油價大漲,聚酯大盤穩中略上,滌綸短纖廠家報穩走貨,觀望氣氛延續,目前江浙1.4D直紡滌綸短纖主流報價7300-7500元/噸出廠。華宏報7450元/噸省外,華西村報7460元/噸出廠,遠東報7510元/噸省外,康鑫報7300元/噸出廠,三房巷報7700元/噸出廠。
粘膠短纖:早間粘膠短纖報價多有一定拉漲,實際成交重心較前期上移100-200元/噸,中端主流報價執行多15300-15400元/噸,高端15500-15700元/噸,下游早間詢盤采購氣氛熱絡,粘膠廠前期貨款合同履行較順利。部分中端實單15300元/噸已有實單落實。
相比于原料的拉漲行情,下游的紗廠以及織造廠對于漲價顯得有點“力不從心”,但卻不得不勉力為之!上周,中國浙江錢清市場純棉紗和滌棉紗價格上調約100元/噸。環太湖遮光布企業群協會自10月18號以來,再一次上漲坯布價格0.3元-0.5元不等。溫州革基布商會自8月22號上漲面料價格以后,再一次上漲1000元/噸。
但即使如此,報價時為防客戶流失,并不敢貿然生猛加價,生怕下游客戶不買賬。
江陰江東塑膠有限公司的汪東興給記者算了筆賬:今年以來,原材料價格上升10%,勞動力也上漲5%,人民幣升值近3%,但成品報價只能微升5%。“經濟危機后,歐美購買力下降,產品很難漲價,跟不上成本的上升的步伐。”鄂爾多斯羊絨集團美洲貿易部經理李志奇表示。浙江中大華瑞經貿有限公司預計將訂單價提高三成,但外銷經理張小姐表示,“這樣的上漲幅度還不知道采購商能否接受。”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