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情分析:原料上漲究竟是喜是憂?別到最后全都成了“一地雞毛”

最近,織造市場不但頻頻漲價,并且以滌塔夫、春亞紡為首的常規產品上演了“有錢沒貨”的大戲。
據悉,有紡企老板表示“最近市場匪夷所思,坯布價格的確上漲了,我們廠幾天下來基本沒有庫存,滌塔夫的單排到下月底了。
據了解這家染廠在國慶前的一個多星期行情就突然轉好了,每天的進倉量也能夠穩定在70萬米左右。
要知道他們9月中旬的時候,廠里每天的進倉量也大多都在30-40萬米左右徘徊,開工率也整體維持在6成左右,但是短短半個月行情翻轉,并且還在持續確實令人意外欣喜。
原料上漲究竟是喜是憂?別到最后全都成了“一地雞毛”
其實,今年“十一黃金周”帶來的原料暴漲可以說是讓不少人驚掉了下巴!
從今年年中開始,以棉紗為例,就一直保持著虧損狀態,國慶之前更是每噸虧損至1300元以上,但是最近卻突然轉為正向盈利1000元以上。
原本就是“金九銀十”的市場旺季,如今只不過晚來了一會兒。
假期帶來的出游高峰讓與之相關產業都狠狠賺了一波,再加上雙十一的到來,許多店鋪推出預售活動,商家可提前獲取購買數量,提前備貨,所以仍有不少商家在陸續下單中。
另外,隨著今年厄爾尼諾現象再度來襲這一信息的流出,防寒服面料需求或將回升,這也為帶動市場走貨加了一把火。
但是在這里希望各位老板、小伙伴們注意了!!!
通過近期的數據我們可以發現,目前整個紡織服裝市場是畸形的。
實際上,整個產業鏈原料倒逼下游終端跟漲趨勢非常明顯。
來源全球紡織網
就單說紡企一天三次調整報價甚至暫時不接單、不報價的現象就是比比皆是。
究其原因,主要是這些老板期盼棉紗價格再漲。
上游普遍價格也在節后漲幅較大,而棉紡廠大部分覺得一定要利用此次機會實現盈利,因此不報價也并不是不銷售,而是在等待機會銷售。
但是,目前國外品牌商、零售商大多不接受紡服企業、外貿公司報價上調,也就是說原料、紗布的上漲很難傳遞到終端訂單。
原料上漲究竟是喜是憂?別到最后全都成了“一地雞毛”
再加上,外向型企業承受能力比較有限,因此最后只有兩個結果。要么“棄單”,要么獨自消化棉花、棉紗等上漲的成本。
同時,來自于原料、紗線帶來的價格“暴力”上漲其實可能會使得剛剛有所起色、出口斷續回暖的市場形勢受到重創。
另一方面,據《華爾街日報》報道,截至當地時間10月12日,包括歐盟27國和英國在內的國家7天內平均每天新冠新增病例超7.8萬例,而這就是所謂的需求減少了。
而原料端的暴漲加上終端可預見性的需求斷崖,目前漲價熱情高漲的產業行情又會何去何從呢?所以說原料的上漲到底是喜是憂,這還要好好再斟酌斟酌。
別到最后徒留“一地雞毛”,就可謂是“偷雞不成蝕把米”了。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