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入智能制造 “中國制造2025”服裝產業發展
經過30多年的快速發展,中國已經成為全球范圍內規模最大,品類最全,產業鏈最完整,國際市場占比最大份額的服裝大國。日前,東華大學攜手法國力克,在東華大學舉行面向“中國制造2025”的服裝產業發展方略研討會,來自工信部、中國服裝協會、中國服裝智能制造技術創新戰略聯盟,和東華大學等200名國內外服裝界的權威專家、學者齊聚一堂,共同論道中國服裝產業面臨的挑戰和機遇。
據世界服裝鞋帽網小編了解,作為專注于為軟性材料(紡織品、皮革、工業面料以及復合材料)行業提供整合技術解決方案的力克公司,成立于世界時尚高地法國。憑借在過去43年中服務于全球知名服裝時尚企業的歷史,力克把積累的專業的經驗和全球的最佳實踐帶到中國,成為中國服裝企業制造升級的重要合作伙伴,推動中國制造2025愿景的實現,是力克在中國市場的使命。
成本優勢不再,服裝產業的新增長模式,路在何方?
力克大中華區市場總監王廣輝先生認為,憑借充沛的廉價勞動力資源優勢,中國在過去30年承接了全球服裝產能轉移的浪潮,一夜成為全球最大的服裝制造基地。此外,在過去30年的發展過程中打磨了中國服裝制造業的另外一個優勢是基于大量人力參與的生產卓越。但是今天,隨著這兩大優勢都已經不存在了。
據悉,如今中國的整體制造成本只比美國差5個點中國的服裝企業依靠低成本的優勢競爭方法失靈了,迫切需要尋找新的方法,比如說加強創新能力、品牌運作能力,向價值鏈的高端轉移。中國服裝企業想要跳出單純依靠人力為依托的生產運營模式,需要要采用一些新的技術,比如說數字化、自動化、智能化技術,通過提高效率來降低成本,打造在生產領域的競爭力。
中國消費升級帶來新的機遇
我國迅速興起的智能制造將標志著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為服裝產業升級發展帶來良好機遇。中國服裝產業產能在10年前75%是用來出口,只有25%是用來滿足國內的消費市場。這意味著服裝企業的生產要從傳統上面向外貿出口的生產思維轉向滿足本土消費的生產思維。
新興的中產階層的崛起所驅動消費升級的市場將會為未來的中國服裝企業的崛起甚至成為世界級的領導性企業帶來巨大機遇。消費者的變化,要求服裝生產企業,供應商的產品結構從單一的大批量生產的產品結構變為多批次、小批量富有個性化定制的產品結構,要打造更快更靈活的大規模定制的生產能力。
智能制造不僅是愿景,更是行動
“C2M批量定制生產方式是代表先進生產力的、先進產能的一種制造方式。”中國服裝智能制造技術創新戰略聯盟專家,東華大學教授聞力生如是說。C2M、高端定制,大規模定制,在這樣的業務里面,前期版型設計合體性的控制尤其重要。在力克的裁剪解決方案中,有效而實用的3D技術可以進行虛擬的打樣,不需要制作實體原型,不僅節省成本,同時加快產品上市的時間。除了設計環節,智能制造需要企業實現柔性生產。具備根據訂單驅動的自己排產系統,包括自動剪裁系統,系統自動分配訂單,按優先級排查。還有單件剪裁,里面同步,實時計算單號統計分析系統優化它的性能。力克的智能裁剪房系統可以很好地幫助服裝企業實現比較新的生產理念和提高生產效率。
胡靜宜認為,智能制造時代最核心的是要打通企業全生命周期的數據流,用數據流帶動產品流、物流,整合其他的一些資源,幫助企業從生產產品向提供產品和服務向服務型制造轉型升級。“幫助中國服裝企業實現智能制造對于法國力克不僅是愿景,而且是實在的投入。” 力克大中華區市場總監王廣輝先生表示。在過去10年中,力克公司累計在研發創新領域投入的金額為1.85億歐元。通過一體化端到端的解決方案,力克正不斷讓中國服裝企業受益于力克的領先技術,在行業轉型的挑戰中重塑產品創新的核心競爭力,為中國制造2025助力。
更多精彩報道,敬請關注世界服裝鞋帽網。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