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體商業的不景氣真的來了?
今年的冬天,霧霾很大,氣溫也很冷,但是比天氣更冷的是中國的實體商業,近來,各種關店歇業的消息不絕于耳,不管是“老板娘跑了”還是“跳樓大甩賣”,都不僅僅是商家促銷的手段,因為很多的店真的撐不住了,無論是各種路邊小店,還是街頭的大型商超,今年的日子都不好過,究其根源可謂是“家家有本難念的經”,但是實體商業的寒冬似乎真的來了。
據報道,在北京東城區定安門交道口不到800米的街道上,大量的實體店都貼出了“撤店大甩賣”的告示,還有很多店已經關門,而這個絕不是北京獨有的現象,全國的各個城市都在上演。
2016年,中國遭遇了實體店最大的寒流,2016年初,沃爾沃宣布全球關店269家,敲響實體店的喪鐘,華潤萬家上百家店鋪的關門可謂是緊隨其后,瑪莎百貨退出中國,太平洋百貨撤出大量的城市。但是商超僅僅是一個開端,最為嚴重的則是服裝業,讓我們來看一份名單,百麗關店276家,達芙妮關店757家,美斯特邦威三年關店1500家,就連不在乎客流只在意高端的奢侈品牌們也都坐不住了,大名鼎鼎的路易威登(LV)關閉了廣州、上海等大陸7家旗艦店,Burberry關閉了5家品牌店,Prada更是關閉了香港精品店。
統計數據顯示,2015年至少上萬家店鋪關閉歇業,2016年上半年,僅在單體百貨、購物中心,以及2000平方米以上的大型超市業態中,22家公司就關閉了41家店鋪,歇業店鋪的營業總面積超過60萬平方米,范圍遍及一二三線城市,其中一二線城市關店超過八成。
以往,每每說到是實體商業不景氣,往往大家口誅筆伐的第一個人一定是馬云。誠然,我們看到在實體商業企業一片寒冬的時候,馬云的雙十一卻是紅紅火火1207億的世界紀錄交易額,讓多少商場羨慕的眼紅,但是真的這個鍋只給馬云嗎?讓我們一起來分析一下:
一是電子商務革命已經來了嗎?不得不說,這些年來馬云和他所代表的一系列電子商務企業深刻地改變了中國人的生活方式,從逛街掃貨到淘寶網購,從線下現金到電子支付,電子商務給中國創造了太多的東西,300億件快遞見證了這個時代的偉大。萬能的淘寶,虐貓的京東,掃貨的唯品會,這些品牌不僅是讓人耳熟能詳,更是多少人家里衣食住行大部分商品的主要來源,很多人在電子商務的刺激下,完全失去了出門購物的欲望,在家宅著,點擊一下鼠標,商品就送到了家門口,這么好的事情還要去上街購物干嘛?
面對著日漸紅火的電子商務,我們不禁要問是電子商務革了實體商店的命?但是,事情恐怕遠沒有這么簡單,我們看看中國的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數據就會發現,雖然電子商務增長迅猛,但是并沒有撼動實體經濟的根基,大部分的交易依然是由實體商業來完成的,只能說電子商務替代實體商店正在成為趨勢,但目前這個趨勢還尚未形成致命打擊。所以,都怪馬云實在是有些不講理了。
二是王健林惹的禍嗎?那么既然不怪馬云,于是就有人提出來了,要怪就怪王健林,是以王健林為代表的房地產商們,摧毀了實體商業生產的土壤,當城市的房地產價格開始上漲的時候,自然而然的商業地產的房租更是一日千里,多少實體店店主看著不怎么賺錢的市場,再看看不斷上漲的房租,只能揮淚關店。
此外,當大量的資金涌向房地產市場的時候,房地產的杠桿賺錢效應自然會展現出來,辛辛苦苦開實體店幾十年還不如投資房地產一年賺的多,這種信號一旦出現,那么大家還有什么動力去開實體店了,于是我們看到,七匹狼做房產,美的做房產,蘇寧做房產,奧克斯做房產等等等等,不一而足,讓所有人都覺得房地產看來是罪魁禍首。
三是到底怪誰呢?筆者在自己實地走訪了很多實體店之后,不得不得出這樣的一個結論,不全怪馬云,也不都怪王健林,問題還在實體店自己的身上,中國的實體店真的出問題了。有句話說:作死才是最大的取死之道。筆者認為實體店的問題出在其自身,而不僅僅是外人身上:
1、高度模仿,純粹紅海競爭。中國實體店最大的問題,筆者認為應該是千店一面,不得不說我們中國人在模仿能力上絕對一流,在不少地方,只要一家店開的生意不錯,周圍肯定會在短時間內聚集一批和它類似的店鋪出來,這些店鋪無論是產品、裝飾,還是店員的服裝,銷售話術都是幾乎一樣,完全沒辦法勾起消費者的購買欲望。在這樣的大環境下,實體店完全成為了紅海競爭的戰場,客戶幾乎沒有任何的忠誠度,結果惡性競爭,惡性循環。
2、銷售與需求的嚴重錯位。在中國的商店買東西有一個很明顯的特征,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感覺到,你到一個商店去購物,導購員會會直接跟在你的背后,無論你要買什么東西,他們都會不遺余力的推薦自己代銷的那種商品,然后想方設法的講同類競品的壞話,當顧客真正去問他們這個商品好在什么地方的時候,導購員甚至常用熱銷來搪塞顧客,長期以往下來,讓顧客對于實體店購物,完全失去了興趣,只能放棄這家店。
3、兩面派現象嚴重。我們常說人臉兩張皮,這種事情在實體店可謂是比比皆是,筆者喜歡玩電腦,在北京念書的時候,卻始終不敢去中關村買配件,究其根源,中關村的水實在太深,在北京某些中關村商場甚至被戲稱為騙子集中營,那些熱情的銷售經理們,會用其無所不用其極的手段,騙你多花錢,你來買東西的時候可謂是如沐春風,但是一旦出現質量問題,那就是翻臉不認人,憑你叫上天去,也不會有人去理你。而這個則是不少實體店的縮影,時間一長,完全沒有人敢去某些實體店買東西了。
4、生于營銷死于營銷。相信做實體店的朋友都會發現一件事,一家店基本上沒有什么真正的老顧客,大部分顧客都只會在有活動促銷打折的時候來,很多實體店都碰到有活動的時候,客流量巨大,可謂是門庭若市,但是一旦活動結束了,銷量是斷崖式下滑,純粹成了營銷拉動的生意。但是,辦活動,價格低,盈利空間不足,光叫好不叫座,辛辛苦苦不賺錢的地步。而習慣了互聯網和實體店輪番打折促銷的消費者,其胃口也都被養刁了,往往是只盯著折扣去,沒有折扣就是線下看貨線上購物,完全不去給實體店捧場了。
大家不得不承認一個現實,這就是實體商業的不景氣真的來了?但是到底是什么原因讓寒潮來的這么猛烈呢?其實,電商、房地產都是外因,實體店的問題是內功不夠,打鐵還需自身硬,希望實體店可以認清形勢,好好的做好自己吧。
想要了解更多的資訊,敬請關注世界服裝鞋帽網的報道吧。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