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云鄉村教育觀激辯:寄宿制學校建設存難點 規?;酚卸噙h
“我每天6點鐘起床上學,要走兩三個小時,有些地方路很窄,一不小心就會掉到池塘里面去。”在馬云公益基金會近日舉辦的校長領導力論壇上,一段艱辛的上學畫面,瞬間上了微博熱搜。
這并非虛構。在云南省昭通市鎮雄縣花山鄉黃連小學,近200名孩子靠走路求學,其中大部分是留守兒童,最遠的家距離學校單程14公里,每天上學、放學就要走6萬多步。冬天凌晨5點起床,打著火把、手電走山路,下午三四點又要放學往回走,一天走在路上的時間,甚至超過了在學校上課的時間。
“退休”后的馬云成為鄉村教育代言人,兩年前曾呼吁將100人以下的鄉村小規模學校撤并,以符合標準的鄉村寄宿學校替代。當時引起輿論嘩然。畢竟,在十幾年前全國開始大規模撤點并校之后,出現了校車交通事故等安全問題,讓教育界重新反思撤并鄉村學校的利弊。
但在校長領導力論壇上,馬云再次表示支持鄉村教育并校機制,“并校不是一并了之,里面涉及到一系列配套,良好的寄宿環境,生活老師的配備,課外活動的設置,心靈的關懷”。
如何權衡鄉村小規模學校和鄉鎮寄宿制學校的布局,成為發展鄉村教育的切實問題。此外,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采訪的多名校長看來,推動鄉村教育發展,更多應因材施教,而不是盲目借鑒城市的經驗。
“空心”的鄉村學校
“90后”鄉村教師王澤來自云南,自詡長得像胡歌,喜歡聽周杰倫,會玩雙節棍。9年前,王澤被云南元陽的梯田吸引,考到了當地成為一名老師。
他在學校建立了廣播站,借此讓學生們學普通話。他給孩子們搭了小舞臺,讓能歌善舞的彝族孩子有了更多展示自我的空間。再之后,學校建起了圖書館。越來越多的變化,一點點發生在這所鄉村小學。
“孩子不一定要考100分,但擁有快樂和夢想很重要。小山村也有大舞臺,小山村也有大夢想?!蓖鯘蓪?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
青海省滿掌鄉藏文小學海拔4500米,冬季氣溫零下20多度,至今未通水電。目前,這所學校有500多名學生,三年前這一數字只有220。
校長班瑪多杰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采訪時認為,鄉村教育必須要有針對性,一些藏文學不好的孩子,音樂、體育或者是美術卻意外地有天賦。只有給孩子帶來信心,才能激發他們對學習的興趣。
海南省瓊中黎族苗族自治縣灣嶺學校校長包瑞是甘肅人,從教21年。“剛到海南時,以為這里風景如畫,沒成想到學校卻傻了眼。將近100畝的校園,只有81個學生。到處是雞圈鴨圈,還有養著十幾頭豬的豬圈。”包瑞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回憶起了自己當初的震驚,除了環境不好,老師也無心教學,全校30多個老師,整天在校外的麻將桌上不下來。
“我覺得首先要解決的就是老師的問題,在外表上端正儀容儀表有老師的樣子,在內心里要讓他們有敬業之心。”為此,包瑞甚至鼓勵學生和家長舉報打麻將的老師。隨后,他通過教職工必讀書制度,促進老師精神成長。并請專家到校指導,開闊老師眼界。
此前,這所學校中考成績一直是全縣倒數第一,包瑞來校第一年,中考平均分和綜合指標增長率躍居全縣第一。
杭州市天長小學校長樓朝輝認為,應該培育、發現每一位老師身上的教育個性,形成團隊戰斗力,是鄉村小學可以去嘗試的。要突出教育的“個性化”,才能幫助老師和學生發現自己的特長。
一位名校校長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指出,“鄉村教育應該因材施教,給學生們在道路上更多選擇,可以去考大學,可以去讀職業技校,也可以去學技術,未來再回來建設農村?!?/p>
“寄宿制”破解教育短板
2018年,一張來自云南省的“冰花男孩”王福滿的照片,再一次引發社會對鄉村留守兒童的關注,照片中的王福滿衣衫單薄,滿頭都是銀白色的冰霜,為了上學,他每天都要走近10公里的路程。
在參加校長領導力論壇的多名鄉村教育人士來看,針對鄉村留守兒童現象突出,推進寄宿制學校的建設是重要舉措。
數據顯示,截至2017年底,全國有鄉村小規模學校(指不足100人的村小學和教學點)10.7萬所,占農村小學和教學點總數的44.4%;在校生384.7萬人,占農村小學生總數的5.8%。農村小學寄宿生934.6萬人,占農村小學生總數的14.1%。
作為中國教育的短板所在,鄉村學校和寄宿制之間的關系,依然難以平衡。如何合理化撤并鄉村學校?如何補充師資?如何保障學生的生活環境?
以一個細節為例,我國目前的小學師生比的編制標準是1:19.5,也就是19.5個學生配一名老師,如果一個鄉鎮教學點上只有幾個孩子,卻不能配“零點幾”名老師。因此,實踐中人員安排上仍然存在問題。
國辦2018年5月印發的《關于全面加強鄉村小規模學校和鄉鎮寄宿制學校建設的指導意見》(下稱《指導意見》)明確提出,到2020年,基本補齊兩類學校短板,進一步振興鄉村教育,兩類學校布局更加合理,辦學條件達到本省份確定的基本辦學標準,經費投入與使用制度更加健全,教育教學管理制度更加完善,城鄉師資配置基本均衡。
過去兩年,馬云公益基金會支持對全國9所鄉村學校進行了寄宿制改造,撤并了11個教學點。“我們和各界專業人士通力合作,探索寄宿制學校建設和管理的新標準,希望打造出一些可以復制的成功案例,最后在全國各地進行推廣。”知名音樂人、湖畔三期學員胡海泉也參與到了這一項目中,但在實際操作的過程中發現,很多想當然的想法在現實面前都行不通。
他直言,改造一所學校需有很多具體工作,“不是說給錢就可以”。包括孩子睡覺的床墊的軟硬、吃飯餐桌的高低、宿舍壁紙的顏色、孩子戶外洗手池沿的高度等等都要考慮進去。
馬云公益基金會執行秘書長于秀紅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等媒體記者采訪時透露,寄宿學校的建設遠比想象中困難,整體上存在項目管理模式過重,成果產出率低、可復制性低的問題。“我們還在不斷探索中,也希望更多的社會資源加入進來?!?/p>
她透露,接下來會改變策略,從一個學校試點改成到一個縣去試點,比如在一些偏遠地區,在同一個縣建幾所寄宿制學校。
學校小型化在所難免
馬云兩年前曾呼吁將100人以下的鄉村小規模學校撤并,以符合標準的鄉村寄宿學校替代。當時引起輿論嘩然。
在校長領導力論壇上,馬云再次表示,“我難以想象兩三個老師、七八十個孩子能提供優質的教育質量?!彼硎緢詻Q支持鄉村教育并校機制,每個縣、每個村都并掉是不可能的,但能并多少是多少。
但十幾年前的大規模撤點并校卻引發了學生上學遠、上學貴、路上安全等問題,寄宿制本身也存在不利于學生身心健康等弊端。
中國教育三十人論壇2019年8月發布的《中國西部基礎教育研究報告》顯示,長期處于缺乏家庭情感呵護及文化生活單調封閉的校園環境中,寄宿制學生在情感、心理和安全等方面問題比較突出,存在學生與父母關系疏離、師生關系淡漠、同輩關系緊張、行為習慣不良、厭學情緒嚴重、校園霸凌和暴力事件頻發等問題。
正因此,《指導意見》明確提出,原則上小學1—3年級學生不寄宿,就近走讀上學,路途時間一般不超過半小時;4—6年級學生以走讀為主,在住宿、生活、交通、安全等有保障的前提下可適當寄宿。
《指導意見》還提出,布局規劃中涉及到小規模學校撤并的,要按照“科學評估、應留必留、先建后撤、積極穩妥”的原則從嚴掌握。
有教育界人士認為,鄉村小規模學校和鄉鎮寄宿制學校應相互配合,合理布局。上述報告指出,隨著城市化進程、學齡人口減少和流動,放眼未來的發展趨勢,農村學校的小型化在所難免,許多現在五六百人的鄉鎮中心學校,不用多少年也會變成小規模學校。
報告認為,從發展的觀點看,這也是大多數農村學校將要面對的現實。而且,不僅農村學校,將來城市學校也必將走向“小班小?!薄?/p>
蘭州大學高等教育研究院教授孫冬梅說,“中外研究都顯示,學校越小,老師和老師之間、老師和學生之間的關系越融洽。在西方,學校規模越小,成績越好。”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