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深圳女孩艱辛的創業經歷
2004年春節剛過,當無數湘西女孩背負著致富的夢想紛紛南下時,一個深圳女孩卻不顧家人的反對,從深圳來到了湖南懷化.她來到懷化只是因為接到了一個電話。
劉燕飛:“他說鳳凰的一批貨被退回來了,顯得很焦急很痛苦,因為花草變色的問題我就做出了一個決定到懷化去。”
張松:“她在電話里對我說,我要到懷化來,我不告訴你我穿什么衣服,背什么包,你到火車站來接我,如果接到我,我就留下來,接不到我就回深圳。”
劉燕飛義無反顧地來到懷化,一方面是為了這位以前從未見過面的湘西小伙子張松,另一方面也是為了湘西大山里的野花野草。
現在,劉燕飛已經嫁給了張松,從前湘西大山里一分錢不值的野花野草,經過夫妻倆的加工,一年就賣出了30多萬元。人們不知道,這30多萬元的收益是他們白手起家賺到的。
也很少有人知道,張松在廣東打工時曾經連兩元錢的盒飯都買不起。張松:“那時候路過面包店的時候,我恨不得想去搶,搶過來吃一頓,那時候心里就有個想法,掙到錢我首先要上餐館狠狠地吃一頓。為了吃一頓飽飯,我連一個呼機都賣了,300多元錢的相機50元錢就賣掉了,甚至連我買的一些心愛的書,3角錢一斤當作廢紙賣掉了。”
1995年,高中畢業的張松只身前往廣東打工。沒有什么手藝身體也很瘦弱的張松總是找不到工作,甚至連吃飯都成了問題。2002年的冬季,在廣東打了六年工的張松帶著一份失落和傷感回到了懷化老家。最起碼在家里種地還能吃碗飽飯,但是闖蕩了一番江湖的張松面對大山,感到茫然不知所措。
直到有一天,百般無聊之中的張松打開了一本書,書里面夾著的是一張書簽,這是一種用植物標本做的書簽。
張松:“這么大的一片葉子,就可以賣3元錢,像這樣一片葉子可以做成好幾個書簽了,因為看到這個東西能夠賣錢,我們那里到處都有,從來就沒有誰想到把它當作商品去賣,去開發出來。”
張松的家鄉就在湖南懷化的大山里,這些東西不僅到處都是,而且分文不值,張松決定自己也去做一些書簽,家鄉的花花草草就是制作書簽的好原料。
現在只要進山,張松就有說不出的興奮,在他眼中,山里到處都有他的財寶。張松:“這個草很好用的,看形狀可以做小女孩的裙子、辮子和耳環,通過染色以后染成黑色的、紫色的,做小辮子和耳環是很像的。”
2002年,當張松第一次到山上尋找這些花草的時候,周圍的鄉親對張松的行為多少還有一些誤解。
張松:“周圍的人不理解,他們說打工幾年在外面不知道是搞了些什么東西,這些花草幾千年都有,人家還認為我是拿來做藥的,是不是采了一些中藥,找了做藥材的。”
憑借著小學學到的植物標本制作方法,張松照著樣品做出了第一批書簽。張松的父親卻認為他是在不務正業,就在父子之間僵持的時候,張松收到了一封奇怪的來信。
張松:“這封信是從深圳寄來的,一個叫劉燕飛的人,信里面問我那個跳舞草的事,她感到很好奇。”
原來,張松在離開廣東前曾給一家雜志社投過稿。寫的就是一篇關于跳舞草的故事,他回到懷化不久,雜志上刊登了他的這篇稿件。
張松:“寫的是一個湖南小伙子種植跳舞草發家致富的故事,而且贏得了一位江西女孩的愛情,這其實是我的一個夢想。”在回復這封遠方的來信時,張松又想起了在廣東打工的日子。
這次張松要試一試,這種在廣東能賣三、五元的東西,他到底能不能賣出去。 2003年春暖花開的時節,張松不顧父親的反對,又制作了100多張書簽。
張松:“當時我做的都是書簽,我認為學生是一個很大的市場,所以想都沒想就把它拿到二中門前來賣,但是看的人很多,買的人并不是很多,從上午擺到下午,整整擺了一天,賣出去五張,一共才賣了七元錢。”
在學校門前擺地攤,張松的第一批作品讓許多城里孩子嗤之以鼻,認為他的作品沒有什么檔次。聽著學生們的議論,看著一大堆賣不出去的書簽和賀卡,張松突然想到了一個人。
劉燕飛:“有一天,我收到他的一封信,信里面就夾了幾張卡片,他在信中寫到要我給他提一些意見,我拿給那些同事看,她們都不看好,她們覺得這種卡片沒有什么市場前景,當時我很看好這種項目,我就給他提了一些意見。”
當時,樹葉書簽在市場上到處都是,劉燕飛建議張松制作花草賀卡,張松對學校周邊市場進行調查后,制作了800多張有花有葉的賀卡,這次張松把目光盯上了學校周邊的商店。
商店老板:“當時看起來還是比較時尚,新穎,但是我還是一種試探的心理,剛好他送過來是4月20號,后來就是五一和五四青年節,年輕人看到覺得還可以,銷量也還可以,拿了一百多張,銷了幾十張,只剩下一二十張了。”
張松的這批產品以鮮艷的色彩,別致的造型和意韻吸引了許多年輕人的目光。短短十幾天卡片賣掉了480多張,制作這種賀卡,投入的本錢很少,而且在后期制作時,只需要把干燥好的花草通過自己的想象進行組合就可以了,對于張松來說這是一個本小利大的項目。野花野草能賣出300多元錢,張松把這個好消息第一個告訴了那個深圳姑娘。
劉燕飛:“他寫信告訴我說他賣了300多元錢,我為他感到很高興,后來我們寫信比較密切了,到2003年7月份的時候,我收到他的一封信,是說他接了一個大訂單。”張松:“這個定單是鳳凰縣定的,那時山里有蝴蝶了,我把蝴蝶制成標本,和花草一起制成卡片,到鳳凰去推銷,鳳凰一個搞旅游的定了1200元錢的產品。”
這1200元錢的定單是張松有史以來做的最大的一筆生意,而且這批活趕得很緊,要求在十一黃金周前交貨,張松白天就到山上采集原材料,晚上在家里制作,就在他盤算著1200元的用途時,他制作賀卡的原料卻出現了問題。張松:“就像這樣子,全部長霉了,不能用了。”
張小泉張松的弟弟:“霉變的原因是水分不能充分干燥,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我和我哥哥想了很多辦法,開始用火烤,火候、溫度掌握不好,烤糊了。后來又用熨斗熨,效果也不好,我哥心里很著急,而且心情不好,發脾氣,對家里人大喊大叫。”
一直以來,花草樹葉的干燥定型是個難題。原來張松利用書本吸水和陽光晾曬的方法除水,現在制作量增加了,又遇到梅雨季節,造成大量原料霉變,這讓張松十分苦惱,張小泉看到哥哥的苦悶,拉著張松到外面去散心。
張小泉:“路過一個面包房,看到烤面包,我們從這里得到了啟示,后來經過實驗解決了花料干燥的問題。”通過烘烤面包的啟示,兄弟倆經過無數次實驗,徹底解決了花草干燥的問題。
現在,這是張松最大的商業秘密,處于張松的顧慮,我們沒有拍攝到花草干燥的工序。
銷售到鳳凰縣1200元的旅游產品順利交貨,更讓張松高興的是2003年國慶前夕,他收到了一個女孩寄來的照片和2000元匯款。
劉燕飛:“我們在不斷的寫信交流中,我發現他和我周圍的男孩子不一樣,他是一個踏實肯干,而且是能吃苦的男孩子,在他生日的時候,我給他寄了我的照片,還給他寄了2000元錢支持他的事業。”
產品銷售打開了出路,女孩主動拋來繡球,兩年前張松在雜志上編織的美麗故事就要成為現實,這讓張松多少有些得意,然而,沒過幾天,張松就挨了當頭一棒,銷售到鳳凰的那批貨被退了回來。
張小泉:“鳳凰的那批貨退了回來,原因是褪色,紅色變成了淡紅,紫色更淡了。”張松:“一直以來都有一種僥幸的心理,原來也褪色,我就選用一些不容易褪色的花草來做,沒想到在鳳凰這批貨上全部爆發了。”
眼看到手的生意又飛了,張松向南國的女孩傾訴著苦悶,他沒想到就是因為這個電話,劉燕飛放棄了在深圳一家商場做管理的工作,來到了懷化,和他一起解決花色蛻變的難題。由于花草樹葉上都有著一層油脂或絨毛,他們的一次次嘗試都失敗了,面對挫折,張松的擔憂也多了起來。
張松:“擔心呀,我算什么,一個農村的孩子,深圳和懷化不能比較,要是這事不能解決,我擔心她會回去,我祈禱著有奇跡的發生。”
劉燕飛:“有一次我們遺留在顏料里的花,早上起來開的更艷了,從這里我們得到啟示,解決了花草變色的問題,這也許是上天的安排,要我留下來和他一起創業。”
為了共同的事業,2004年8月,劉燕飛嫁給了張松。結婚不久,深圳就有人找上門來了,這個從深圳來鳳凰旅游的客戶看到張松的作品,專門來到懷化,一下子訂了5000元錢的貨。也是從那一天起,張松的押花工藝品走出了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