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板注冊制改革開啟股權融資大時代,2020年IPO募資規模為上年的2.9倍
2020年進入倒計時。
截至12月28日收盤,創業板指年內累計上漲58.10%。
回望這一年,受益于疫情防控得當和宏觀政策影響,除了應接不暇的牛股與“翻倍基”外,資本市場迎來了一輪重大改革舉措——創業板改革并試點注冊制平穩落地。
截至目前,創業板注冊制下IPO受理企業已經突破507家,上市企業數量合計61家,合計募資648.13億元;受理并購重組企業263家,其中注冊生效企業合計121家;受理并購重組企業15家,注冊生效企業5家。
“對于A股存量市場,創業板注冊制改革是里程碑式的事件,必將開啟尊重市場、崇尚價值、公開公平的資本市場新時代。價值投資是中國資本市場能夠開創慢牛格局的關鍵所在。注冊制綜合改革能夠讓市場來選擇投資標的,能夠更好地服務實體經濟;也能夠根據基本面來定價公司,能夠讓投資者不再炒殼、不再超新、不再跟莊;還能夠鼓勵私募股權資本發展,能夠更好地提升擬上市公司質量。”南開大學金融發展研究院院長田利輝受訪指出。
隨著創業板注冊制平穩落地,A股市場迎來股權融資“大時代”。視覺中國
創業板添61家注冊制“新丁”
隨著創業板注冊制平穩落地,A股市場迎來股權融資“大時代”。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整理發現,今年以來,創業板上市企業合計已經突破了103家,募集資金總額合計874.21億元,為2019年(301.21億元)募資規模的2.9倍,具體包括61家注冊制上市企業和42家核準制下上市企業,分別融資648.13億元、226.08億元。此外,截至12月28日,還有5家企業完成網上發行,合計募資26.32億元。
從行業分布上看,今年上市(包括已經完成發行的企業)主要來自于新一代信息技術制造業,其中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企業合計16家,位列第一,緊隨其后的專用設備制造業企業合計10家,電氣機械和器材制造業企業僅為8家,位居第三。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化學原料和化學制品制造業分別有7家企業,并列第四。
從分布地區上看,珠三角、長三角等傳統的IPO強區仍是創業板上市“主力軍”,廣東省、浙江省、江蘇省分別有20家、19家、16家企業上市,北京市以9家企業上市的成績位列第四,此外,安徽省、山東省、河南省等“后起之秀”也加快了趕超的步伐,分別有7家、5家、5家企業上市。
創業板注冊制的大潮也為諸多中小型保薦機構帶來“趕超機會”。記者注意到,今年創業板上市公司中,國金證券力壓中金公司、中信建投等大型券商,以8家企業上市的成績一躍成為今年創業板IPO最大贏家,緊隨其后的中金公司、光大證券則分別保薦7家企業上市,中信建投、東興證券分別有6家企業上市。
值得一提的是,隨著注冊制平穩推進,中介機構還將從這場“造富”盛宴中持續受益。
截至12月28日,創業板還有四百余家企業的IPO申請在正常推進過程中,其中81家企業已過會,27家企業已提交注冊申請,214家企業已獲問詢,58家企業新增受理。
從現有申報情況來看,申請在創業板上市的企業仍以連續盈利企業為主。正在正常審核狀態的企業中,有397家企業采用了第一套“最近兩年凈利潤均為正且累計不低于5000萬元”的上市標準,占比超過96%。
邁普醫療、國人科技、思維造物等13家企業采用了創業板第二套上市標準,“預計市值不低于10億元,最近一年凈利潤為正,營業收入不低于1億元”。美柚股份因設置特別表決權安排,選取“預計市值不低于50億元,最近一年凈利潤為正且營業收入不低于5億元”的特殊股權結構企業上市標準。
“設立多元包容的發行上市條件,綜合考慮預計市值、收入、凈利潤、研發投入、現金流等因素設置多套上市標準,不要求企業在上市前必須盈利,并允許特殊股權結構企業、紅籌企業上市。這些上市條件,將極大激發公司周邊那些創新、成長型企業的經營熱情,使公司所處的產業鏈生態更富有活力。”華南一家科技類上市公司高管受訪表示。
再融資井噴
值得一提的是,2020年創業板注冊制改革落地不僅體現在差異化發行上市制度,在再融資注冊制方面,創業板改革也進一步優化發行條件等制度安排,推出包括適用簡易程序的小額快速融資限額由5000萬元且不超過凈資產的10%大幅提高至3億元且不超過凈資產的20%,引入向特定對象發行可轉債的新品種,滿足不同偏好的投融資需求,完善資本市場供給等。
此外,再融資審核注冊程序也大大優化,審核注冊期限大幅壓縮,再融資普通程序審核時限2個月,簡易程序時限3個工作日,融資效率大幅提高。
具體來看,再融資新政實施以來,截至12月28日,創業板注冊制下合計有263家次上市公司的向特定對象發行股票的融資方案獲得深交所受理,其中129家企業注冊生效,27家企業正在提交注冊。
今年9月,創業板首單小額快速融資案例——仟源醫藥定增項目——獲證監會批復,其從9月8日受理申請到注冊生效只用了9天時間。在不少業內人士看來,創業板小額快速再融資機制是創業板注冊制改革的重要舉措之一,有利于解決中小市值規模公司融資難、融資貴問題。
“在本次辦理過程中,公司充分體會到了注冊制下市場化股權融資的高效率,從公司提交申請到注冊生效只用8個工作日,大大縮短了公司融資的審核時間和周期,使公司在較短的時間內融到了所需資金,為盡快實施融資項目奠定基礎。”仟源醫藥董事長趙群受訪表示。
在注冊制的順利施行之下,今年創業板再融資規模也創下新高,wind數據顯示,截至目前創業板有76家企業的定向增發方案已經實施,合計募資規模高達821.62億元,較2019年同比增長了43.80%。
此外,還有57家企業完成可轉債發行,募集資金高達352.59億元,同比增長271.34%。完成可交債發行7單,合計募資35.35億元,較去年基本持平。
據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不完全統計,截至目前創業板還有近70家企業的向不特定對象發行可轉債的融資方案正在推行當中,其中逾50家企業受益于“最近一期末資產負債率不低于45%”發行條件的取消,合計擬融資超450億元。
較為典型的莫過于萬孚生物,其2019年末資產負債率僅16.42%,在改革后推出向不特定對象發行可轉債的融資方案,擬募集資金6億元,用于化學發光技術平臺產業化建設、分子診斷平臺研發建設等項目,擴大公司在POTC(現場即時檢測)領域的優勢,該項目已獲證監會注冊通過、完成可轉債發行,萬孚轉債已于9月23日在深交所上市;
此外,藍思科技在改革后推出向特定對象發行股票的融資方案,擬募集資金150億元,用于智能穿戴和觸控功能面板建設、車載玻璃及大尺寸功能面板建設、3D觸控功能面板和生產配套設施建設、工業互聯網產業應用等項目,進一步增強主業優勢,該項目已于10月9日獲證監會注冊通過。
整體來看,今年創業板上市公司的融資熱情較去年大幅提升。據權威數據顯示,2020年1-10月,創業板上市公司共披露318單再融資方案,合計擬融資金額3485億元,分別為去年同期的4.18倍和5.98倍;共實施63單再融資方案,合計融資金額674億元,分別為去年同期的1.80倍和2.92倍。
并購重組受理突破15家
在并購重組方面,創業板注冊制改革也為其帶來了較大便利性,此前,深交所曾明確,包括明確重組標的資產所屬行業應當符合創業板定位,或者與公司處于同行業或上下游,既強調并購重組要符合創業板定位,又充分考慮存量企業通過并購重組進行產業整合和轉型升級的需求。
此外,深交所還將發行股份購買資產的股份發行底價從市場參考價的90%下調至80%,為重組交易雙方提供更為靈活的利益博弈機制;重組配套融資的發行上限由發行前總股本的20%上調為30%,增強直接融資能力,支持創業板上市公司利用并購重組工具進行產業整合、提質增效、轉型升級。
Wind數據顯示,2020年,截至12月28日,創業板首次披露的并購重組方案,共31單,其中同行業產業整合方案25單,部分企業利用并購重組工具進行產業整合,擴大產能及產業鏈影響力。
例如,2020年6月愛爾眼科完成對天津中視信100%股權、奧理德視光100%股權與宣城眼科醫院80%股權等資產的并購,產業布局又下一城。另外,也有部分企業利用創業板制度優勢實現轉型升級,并購重組標的涉及電子通信、信息技術、新能源電池等領域,與創業板定位緊密契合。
注冊制下,截至12月28日,深交所共受理15家創業板上市公司的并購重組申請,已注冊生效5家,提交注冊的1家,上會審核1家,獲問詢3家,獲受理1家。
2020年9月30日,證監會同意楚天科技重組注冊申請,后者也成為創業板注冊制首單重大資產重組案例。
據了解,從7月9日楚天科技提出申請至最終注冊成功,該方案審核注冊、回復問詢用時僅92天,剔除公司及中介機構回復問詢等時間,深交所審核及中國證監會用時僅31天。
此外,創業板小額快速重組已有嘗鮮。今年10月,中信建投、民生證券等分別對拓爾思、設研院出具了符合“小額快速”審核條件的專項核查意見。
“深交所注冊制改革的落地,已經開啟了更包容開放的改革進程,邁出了可喜的第一步。過去三十年,無論深交所還是上交所,都固守傳統的做法,包容性和開放性不夠。包容性和開放性主要就是人為控制的改革節奏,現在是一個起步,還是要加速推進改革進程。”武漢科技大學教授董登新受訪指出。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