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戰略制勝與人本創新
第一部分:戰略制勝思考點
如何從企業經營戰略管理的高度前瞻:實現中短期經營目標(連接中長期),要考慮和謀劃的是達到目標的途徑和手段,這是企業老板們在承前啟后的2011年——瞬息萬變的環境中要確定經營戰略決策的重大問題。
從資源管理角度,其經營要素與人的匹配組成物流、財流、信息流和人的活動流“四大動態”工作情景,它們滲透于投入→轉化→產出的過程,效量如何正是檢驗“企業人”的功能狀態和持續動力,也就是說:企業經營最終是人的經營。不變是相對的,變化是絕對的。
正如美國某管理學家所言:“沒有凝滯的組織,它永遠處在形成組織之中。”在這動態過程中,企業的物質和非物質狀態也都處于一個不斷變化過程中。
如何導入變革與持續改進,是2011戰略制勝的思考點。
從企業經營戰略與管理實戰角度:是以現代人本管理的實踐基礎,通過企業人獲得、開發、保持和使用等方面所進行的有組織、計劃、指揮和控制的活動;更是人本資源管理與企業管理組成的實務操作方式,其企業變革的的動力和意義正是企業組織中人的關系調節、人與事的配合;并從適合、適應、適宜等方面著手構成可持續改進的平臺。
從戰略、策略到策劃與策動,時至今天已經不僅僅是“資本累積和營銷為先”的效果;更重要的是涵蓋最基礎的東西(以人為本做得如何?),是時候回顧和反思了;筆者認為更多的是有形與無形的組合競爭(所謂硬實力和軟實力的出處),內功與外擊、剛柔并舉做得好,誰就有機會上一臺階和保持穩健發展。
第二部分:管理“瓶頸”問題
企業經營管理的“瓶頸”通常是與企業生命周期的過程相對應的,尤其是處在穩步中求發展的中小型企業。
在即過去的2010年,筆者(佟天佑)不下到過珠三角十家企業做訪談,其中一家還做了診斷項目,該企業經營戰略與管理運作停滯于層面的思索與作業模式之中,未能從戰略與策略、現實與規劃層次的深度去全盤設計、論證與把握;其思維脈絡與動態管理未能從直線快速指令與有效反饋,橫向協作支持和溝通力度不足,形成實際上的連接不暢、責任推托和內耗呈現;這正是該企業陣痛不斷和被動應付的根本原因;并且已經到了刻不容緩的時候了。{page_break}
如何能夠打造出企業規范管理和行動綱領;尤其是人本管理和制度化建設,員工狀態與內涵深層次的文化氛圍等,已顯而易見地處于滯后狀態和日趨形成“瓶頸”。對于中小型企業來說,如何沖破與有效沖破“瓶頸”,正是企業迫切需要研究和解決的問題。
筆者(佟天佑)在診斷項目完成后,進入企業系統管理項目的改進;并和高層決策者達成充分的共識:如何能夠讓企業人本開發和使用的目標、行為素質與企業今天和明天的經營戰略發展需要相適應,既保證企業的可持續發展,又使企業人本得到相對滿足和接近共同的“遠景”。
該企業系統管理項目改進總的概括:以該企業經營理念和戰略重新提煉和凝造為核心,在顧問和項目小組緊密合作以及全體員工共同努力下,通過企業組織、管理方法和實踐工具等的匹配支持,更進一步提高人本資源系統管理的功能和作用;最大限度地體現人的主觀能動性和可持續改善的現場工作業態。
第三部分:共勉、共享與共創
企業素質,通常是從全貌到每一個實處,其決策管理者的思維模式能直接影響其管理行為。不可否認,企業成功有其獨特的方面和取勝于他人的競爭能力;但是要讓企業提升到“企業人本”的團隊,就無法回避而且必須進行不斷的自我反思;在不遺余力的自我完善和改進中,提高整體的人本管理素質和以勝任能力達到所要達至的執行能力效果。
展望2011,全球化與內外經濟環境更是機遇與風險同在,企業無法回避地要加速融會到大市場和行業的競爭中。對企業來說,已進入“戰略制勝與人本創新”時代,穩中求進與求變;更是決策者的明智抉擇。
筆者(佟天佑)與在座各位企業家(老板)共勉、共享與共創的是:要是采取"紅海戰略",強調的是低成本和快速產出能力,要是采取"藍海"戰略,則更注重技術研發與市場開拓。然而,經驗和實踐告訴我們:無論采取何種戰略和運營策略、人本素質與管理能力的不斷提升(逐步打造成為---人力資本團隊)將提供強有力的競爭保證。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