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光斗商解三國”之事必躬親非領導
《韓非子·外儲說左上·說五》有這樣一段描述。魏昭王欲與官事,謂孟嘗君曰:“寡人欲與官事。”君曰:“王欲與官事,則何不試習讀法?”昭王讀法十余簡而睡臥矣。王曰:“寡人不能讀此法。”夫不躬親其勢柄,而欲為人臣所宜為者也,睡不亦宜乎?
意思是說,魏昭王想自己去仲裁(參與官府的事情),于是喚來宰相孟嘗君,昭王對孟嘗君說:“我想自己處理裁決之事。”孟嘗君說:“那么,王就要先學習法律。”于是,魏王開始學習法律,但學沒多久,讀了十余簡,就開始想打瞌睡了。“我沒有辦法學習法律。”魏昭王說。韓非子認為,作為國君不親自操控他的權柄,卻想參與臣下該做的事情,睡著了也是正常的了。
領導者應掌握權力的中樞,但所謂的中樞就是賞罰的權限,掌握好后,默然地以威勢折服人,這才是領導者應有的態度。換句話說,《韓非子》否定以身作則、事必躬親的領導方式,因為這樣會事倍功半,盡管自己的身心俱疲,也沒什么效果。諸葛亮是怎么死的,就是事無巨細全部攬上身,結果確實如他說言“鞠躬盡瘁,死而后已”。
一個企業家如果凡事躬親,部下必然無主動性和創造性。“管得少,就是管得好。”劉備算是做到了,放權給諸葛亮。而在諸葛亮看來,劉備作為董事長,三顧茅廬把CEO的位子給了他,讓一個無高學歷、無海歸背景、無實操經驗的應屆畢業生有了用武之地,因此對劉董“由是感激,遂許先帝以驅馳”。那個認真勁兒無人能比。
這集權利與事務于一身的CEO可不是那么好當的。諸葛亮又是一個謹慎的人,不輕易用人,大權獨攬,小權緊握,連一封小文章也要自己親自批閱校對,這樣事必躬親,任他有再大的法術也分身乏術,不累倒才怪。最后也沒換來什么好結果,“蜀中無大將,廖化作先鋒”,僅此抱憾而已。
既然身為管理者,便要充分運用手中的權利,讓能人為我所用,各盡其能。所有事情你都做了,別人做什么?無用武之地的企業,又有多少人才愿意逗留。用人不可太過謹慎,放手一試,合理調配,互為取長補短,自可為己所用。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