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云回應假貨問題:淘寶毫無利益可言
公司控制權之戰是阿里巴巴或生或死。
從成立那一天起,淘寶就開始與假貨做斗爭。馬云、淘寶有兩個命門:一個是假貨消費無法買到真貨,二是侵犯知識產權,企業的利益沒法得到保護。兩個命門,都關系到淘寶的生死。
馬云不理解“淘寶縱容賣家,因為我們從賣假貨的人身上賺到錢”的說法:“淘寶毫無利益可言,因為淘寶還沒有商業模式,假貨只會給我們帶來更多麻煩。”
但在中國打假談何容易,馬云用“道高一丈、魔高一尺”來形容。“阿里巴巴懲罰壞人辦壞事的手段太少,成本太高,不能把他們投進監獄,唯一辦法是關幾天或者說把店關掉。”馬云說:“這是最難受的。”
黑暗的誘惑
你說你和阿里巴巴有一個原則:你相信大多數人是好人,一個常識是,人都是逐利的。但淘寶和阿里巴巴最近遇到的問題,可能就是因為人的逐利性,你覺得你的原則是不是需要修正?
馬云:賣家逐利是肯定的,在商業社會和市場經濟條件下,有一句話是“利己必先利他”。消費者也不傻,在淘寶交易平臺上面,商家那么注重自己的信用,注重每一個消費者評價,甚至有時用一些極端手段解決中評差評的問題,背后就是說明“信用=財富”,這個等式越來越強。
淘寶建立了這樣一個機制,讓每一個消費者可以評價、留言,可以投訴,可以在任何時候發起維權,這個機制給商家很大的約束,他做事情必須想清楚后果。大部分淘寶商家都不是只做一票生意的,他們是長期經營的,有很多是幾十人甚至上百人的團隊,他們也在負起整個企業和個人發展的責任。除非他真是個騙子,騙了走人。
董事會給了淘寶2億元先行賠付基金,就是確保萬一商家不負責任,不承擔社會責任,跑掉了,由我們來賠付。
我們建立了一個機制,讓它更加透明,可以被記錄,可以被追溯,所以每個人在淘寶上面做壞事還是要掂量一下。
商家肯定逐利,人性也肯定善良,特別是在透明的環境中,在陽光下面,所有人都是好人;在黑暗里面,有部分人忍不住誘惑。
阿里巴巴這些年為知識產權的保護做了哪些事?
馬云:我們跟相關部門配合得不錯,九部委跟我們溝通了很多,我們還跟國家工商總局開了九次會,目的是制定一套雙方滿意。我們希望是先有實踐,后來文件,怕的是先來文件。我們在這個行業里面浸泡了十多年,怕的就是這個。
在這個世界,指責是最容易的事情,我們需要跟無數新型業態、新型的規則共同探討,共同磨合。有問題,共同積極樂觀地解決問題。跟政府部門合作,經過這么多年磨合,已經開始越來越好。
強勢消費者
面對商家,消費者顯得弱勢,如何讓消費者更有話語權?
馬云:在淘寶平臺上交易,整個市場的設計和出發點都是消費者導向,兩年以前我們提出了大淘寶戰略,換句話說,這個戰略的前提是我們把所謂市場上講的B2C、C2C放到一邊,我們提出了一個C2B,C2B核心就是以消費者為導向,以消費者為出發點,整個平臺設計和管理都這樣做。
我們認定消費者在交易過程當中,相對賣家來講他還是一個弱者,因為他是一個個體,怎么幫助個體,一個消費者在淘寶并不孤單,淘寶和你在一起,淘寶提供整個全程幫助。
具體有哪些措施?
馬云:比如說舉證倒置,原來都是沒有的,也是我們在實踐過程當中摸索總結出來的,買家舉證困難,消費者舉證困難。怎么辦?我們由賣家舉證,你不是比較強大嗎,那你來告訴我你有沒有問題。包括先行賠付基金,目的也是提高賠付基金與賠付效率。
如何說服賣家?
馬云:只有消費者權利保障了,那么賣家在淘寶上長久的利益、商業目的、品牌發展才能獲得一個切實保障。
五萬分之一還不夠
對于淘寶目前的誠信環境,你滿意嗎?
馬云:淘寶的不滿意率是五萬分之一,這是一個比較低的數字,橫向比較,線下店沒有低于五萬分之一的不滿意率。
但我們要做到十萬分之一,我跟淘寶說我們還是得繼續努力。
五萬分之一的不滿意率,我個人覺得很了不起,但購物的人一天超過7000萬,夠你折騰了。我們要降低不滿意率,這需要一個過程。不是說我們回頭看看別人覺得自己挺好,不再積極求上進。
對售假的關閉七天,處罰是不是太輕了?
馬云:我有一個發小的朋友,有一天跑過來跟我說馬云,你們太過分了。我說怎么了,他說我在淘寶上賣鞋賣了一年,現在已經兩皇冠了,鞋全是真的,就是有一件是假的,被你們淘寶查到了,關了我七天,現在整個公司癱瘓了,一定要我幫忙,把這個事辦一辦。我說找我沒有用,他說不可能,CEO太虛偽,我說我真是辦不了。
關七天對他們的傷害很大,你如果開過一個店,每天營業額有那么大,那么多人跟著,關七天比剝一層皮還難過。關一個店很容易,但是我們需要的是什么?我們需要的是告訴每個創業者,錯誤要付出代價。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