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泰百貨CFO袁飛:“二房東”模式切入二三線
“目前,銀泰在國內共擁有門店23家,浙江16家,湖北6家,西安1家。未來5~6年,門店數量將達到60家,屆時將形成明顯的規模效應。”銀泰百貨CFO袁飛向記者信心十足地介紹道。
打破“魔咒”
盡管百貨業連鎖經營的優點業界人人皆知,但真正做到全國性布局的百貨企業寥寥可數。如王府井相對集中在中西部地區,百聯股份以上海周邊為主,金鷹商貿盤踞江蘇,大商股份將東北劃為自己的“勢力范圍”。百貨業區域化經營似乎已經成為一種定勢。
對此,袁飛深有感觸。銀泰百貨在初期進入湖北市場時,品牌認知度較低,規模優勢和競爭優勢也沒在浙江明顯。銀泰百貨在浙江的市場占有率已經超過40%,且呈逐年遞增的趨勢。而到了湖北,自認為熟諳消費者心理的銀泰卻難以與當地消費者產生共鳴。
在不停地適應與調整之后,銀泰百貨耗時三年終于打破進入新市場的“魔咒”,各門店陸續開始盈利。
在袁飛看來,銀泰百貨想要在浙江之外的新市場成功開疆拓土,在戰略上必須有兩個方面的考量:
首先,盡量選擇二三線城市作為切入點。以銀泰百貨的規模而言,在全國布局時一定要錯開布點,在進入之初盡力避免與當地實力強大的競爭對手正面交鋒。對于發展潛力巨大的二三線城市,應盡早布局;
其次,必須采取市場差異化戰略,以此緩和與各區域的百貨龍頭企業可能爆發的正面競爭。第一要考慮商圈定位的差異化。例如,北京有八大商圈,CBD、王府井、西單、燕莎、金融街等等,各個商圈的定位與發展方向均不一樣。西單是典型的以“時尚、品位、休閑”為主題的青春型商圈,王府井則是以經營日用品為主,娛樂、餐飲配套增多,主要針對所有的市民和國內外游客。銀泰百貨一直定位為“年輕、時尚、潮流”,鎖定年輕消費者。第二是商品的選擇上需要主要風格、檔次之間的差異化,是主打歐美品牌還是選擇日韓系列,是高價位,還是低價位。在這些定位清楚之后,百貨大樓需針對當地的市場空白進行設計,以適應消費者的需求。
在百貨業浸淫多年的袁飛慨嘆,“開店很容易,但生存下來并盈利卻很不容易。要想成功地占據一個市場,必須要吃透消費者。”
銀泰百貨之所以雄居浙江百貨行業的龍頭地位而難以被撼動,其根本原因就是充分掌握了當地的消費習慣。
相比國內其他區域,浙江經濟發達,貨品種類繁多,長期以來消費者對品牌的認知度較高。而且服裝款式設計比較前衛,顏色豐富多彩。特別是在溫州,顏色豐富多彩的門店銷售額會更高,顏色單一的門店卻不是很受歡迎。此外整個浙江地區的人都非常有經濟頭腦,對貨品的性價比很敏感。“因此什么品牌受歡迎,什么顏色賣得好,什么價格賣得快,老百姓關心什么話題,什么電視節目,什么新聞,掌握這些習慣,才能把握消費趨勢,才能做出對當地人胃口的店。”袁飛對銀泰百貨在浙江的成功之道如數家珍。
銀泰百貨創立于1998年,當時的杭州上至最高檔的奢侈品下至普通百貨店都有,唯獨缺少中檔定位為年輕人服務的百貨店。因此銀泰百貨切準空當,憑借“年輕時尚”吸引了年輕消費者。淑女裝、少女裝、休閑裝在當時一下就火了起來。
“當我們把這套模式直接復制到湖北,很快發現有點水土不服。湖北的百貨店有自己的特色。從門店的設計到貨品的擺放都不一樣。當地貨品的擺放有點類似賣場的感覺。同款鞋不同號都疊放在一起,最上面擺一雙,擺得很滿。但銀泰百貨、新光天地都是一個鞋款擺一雙,其他的都放在貨倉。但湖北當地的百貨店生意也很好。老百姓也很喜歡這種感覺。”袁飛直言,剛開始很不習慣這種方式,但慢慢理解了。
“二房東”模式
2009年年報顯示,銀泰百貨總收入為15億元,凈利潤為4.5億元。但銀泰百貨集團自營與管理門店總銷售額超過80億元,資產規模逾70億元。預計2010年全年銷售額將超過100億元,從而跨入大型百貨連鎖企業的行列。
從上述數據不難看出,銀泰百貨在單純百貨上的營收總額與集團總收入之間差額巨大。顯然這也意味著百貨企業的盈利模式相比過去已經發生變化。
對此袁飛一語道破天機,“目前,中國的百貨店就是典型的"二房東"模式,其盈利主要來源于供應商收入的扣點,其他來自自營業務和出租物業的租金收益。這種方式降低了百貨企業的管理要求和風險。柜臺裝修、提供商品、營業人員、管理存貨都由供應商負責。百貨企業成本主要包括裝修費用、租賃的押金、廣告促銷費。因此每年將產生10億元自由運營現金流。此外賬期短,平均不到30天,最長也才40天。”
然而,聯營扣點的經營模式的缺點也相當明顯。“賣得多拿得多,賣得少拿得少”。這都跟銷售額直接掛鉤,百貨企業都會策劃各種活動促進銷售。一般而言,不同的門店扣點并不相同。行業平均扣點在20%左右。保守估計,銷售額高的店扣點高達23%,銷售額低的店扣點低至15%。另外供應商和代理商的管理也有很多講究。特別是偏遠城市,通過代理商,一級一級供應貨品,利潤也一級一級地被擠壓。
此外袁飛表示,品牌分銷代理也是百貨業跨區域經營難的重要原因之一。“不同的省代理商不同。因此只有形成規模優勢,提高談判的議價能力,降低租賃促銷成本,優化供應善管理,才能最終實現企業利潤最大化。”
背景閱讀
百貨業跨區域擴張“幾成風尚”
事實上,跨省、跨區域發展,已經成為國內以資本密集型為主的百貨行業不可阻擋的主流趨勢。去年12月,金鷹商貿斥資50億元強勢在西安布點。預計三年內,金鷹商貿將在全國增開30家門店;2010年凈利潤接近10億元的百盛集團,為提高中長期利潤,也將加快擴張的步伐。作為后起之秀的銀泰百貨,一直以浙江省為大本營,近年逐步向外擴張,幾年下來,運營版圖已擴展到武漢、西安、北京等城市。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